[实用新型]微生物污水净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5520.1 | 申请日: | 200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汇泽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军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圆***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污水 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净化器,特别是指一种有机废水净化器,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站。
现有利用微生物净化有机废水的装置或设施,是把有机废水首先经过格栅除杂和初次沉淀进行预处理,再经悬浮生长型或附着生长型的生物氧化、二次沉淀后而净化,而对于细小悬浮物及胶体物质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如造纸、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畜牧养殖等生产费水,用上述处理方法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净化时间长,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高效微生物污水净化器,能够充分利用剩余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絮体的絮凝作用,在进行初次沉淀前加设生物吸附絮凝处理,将生物吸附絮凝、初次沉淀、生物氧化、二次沉淀四个过程集中在一个装置中,使污水处理时间短、处理效果好,并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净化器,其主体为一罐体,罐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和观察孔,罐体的侧面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罐体的内部安装有排泥管和供气管,罐体的底部为锥形,内部由一直角隔板将罐体分为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和生物氧化沉淀室,两室通过两条集水管和一条污泥回流管相连通,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由竖直的弧形隔板分为生物吸附絮凝区和沉淀区,而生物氧化沉淀室由竖直的弧形隔板分为生物氧化区和沉淀区,在生物吸附絮凝区上部安装有细格栅和泥水混合槽,在生物氧化区内的扇形支架上固定有尼龙丝毛刷,支架的外侧面固定有补气管和曝气管,在两沉淀区上部连接有集水管,在生物氧化沉淀室的锥形底部安装有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包括有一圆柱形气罐,一供气管与该气罐相通,污泥回流管贯穿此气罐。
生物吸附絮凝区上部的泥水混合槽与进水管、污泥回流管连通,该槽的底面和侧面为多孔板。隔板与罐体的锥形底部分别有一缝隙。补气管和曝气管延伸到尼龙丝毛刷(17)下面并扩展连接为数根多孔支管。
本实用新型微生物污水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有机废水从进水管首先进入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通过该室上部的细格栅过滤后,流入生物吸附絮凝区上部的泥水混合槽里,并与通过污泥回流管从生物氧化沉淀室底部由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提升回流的微生物混合,在通过槽的底面和侧面的多孔板喷出并下落的同时,吸收了周围的空气。在生物吸附絮凝区,水中的悬浮物因与微生物絮体碰撞而被捕获,粒径增大,水中的胶体物质及其它有机物被生物吸附,完成吸附絮凝过程。水流通过下部的缝隙进入沉淀区,水流上升的过程中,捕获了悬浮物、吸附了有机物的微生物絮体及机械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淀下来,聚集在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底部的锥形集泥区,定期外排。经沉淀处理后的水由集水管汇流进入生物氧化沉淀室的生物氧化区,毛刷上附着的生物膜完成对水中剩余有机物的完全氧化,最后水流通过下部的缝隙进入沉淀区,在水流上升过程中,水中夹带的脱落下来的生物膜碎片等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下来,聚集在生物氧化沉淀室底部的锥形集泥区,由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提升回流,清水由集水管汇流至出水管排出,便可达到排放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点:
1、净化效果好:由于采用了上述新型结构,污水首先和来自生物氧化沉淀室的微生物混合,进入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的生物吸附絮凝区,然后再进入沉淀区,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吸附性能和微生物絮体的絮凝作用,提高了泥水分离效果,特别是提高了细小悬浮物的去除率,经此过程可以去除大部分的胶体物质及其它有机物,与常规沉淀池相比处理污水能力高,水中悬浮物和有机物去除率高,污水在生物吸附絮凝沉淀室中停留的时间小于常规初尘池的时间,并且污泥在该室中得到减量,从而减少需要外排处理的污泥量,经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水质优于国标GB8978-88规定的排放标准。
2、节约能源:在本实用新型中,由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供给的空气和泥水,在从泥水混合槽喷出和下降的过程中吸收了空气,这些空气可以满足微生物完成吸附絮凝过程对氧的需要,无需曝气,而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利用的是剩余气压,节约了能源。
3、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本实用新型将生物吸附絮凝、初次沉淀、生物氧化、二次沉淀四个过程集为一体,又将提升回流微生物的空气动力污泥提升器直接设在罐体的锥型底部,简化了处理流程,减小了净化器体积,降低了设备投资和设备运行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红,未经刘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5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