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轨道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05354.3 | 申请日: | 200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87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岳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岳啸 |
| 主分类号: | A47H1/06 | 分类号: | A47H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窗帘轨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轨道装置,属于窗帘轨道装置的技术领域。
居室装修逐步美化,原来常用的窗帘多数是在墙上固定一钢管或钢丝,管上套装许多个圆环,圆环与窗帘连接,使用时拉动窗帘。其缺点是钢管长度有限制,长跨度在两点支撑的条件下难以保持其平直;另外圆环与金属摩擦,拉动窗帘时有噪音,且结构型式的外观美观性也稍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窗帘轨道装置,它可以克服上述的缺点。利用管芯插装在钢管的轨道内,管芯用螺母固定于支架上,轨道上装有滑块和吊环,滑块在轨道上移动,使吊环带动窗帘使其展开或闭合;无噪音且结构美观,其强度大适合于跨度较大的窗帘,可保证轨道的平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管芯(1)左部有阳螺纹,右部是一锥体,轨道(3)是一钢管,一端缩口成锥形套装在管芯(1)的锥体上面用锁紧螺母(2)锁合,再用锁紧螺母(4)锁紧,支架(5)用螺丝(16)、螺母(17)固定于侧壁或天花板上,管芯(1)穿过支架(5)的孔用螺母(6)固定;轨道上装有橡胶圈(11)、吊环(12)、防卡环(14),滑块(13)套装在轨道(3)上面。管芯上装有轴档(8)和轴碗(9),滚珠(10)装在轴碗(9)和轴档(8)之间。支架(5)前面装有塑罩(18)。
图1.窗帘轨道装置示意图
图2.窗帘轨道装置示意图
图3.窗帘轨道装安装置示意图
兹结合附图对窗帘轨道装置的结构详细叙述:
由图1,管芯(1)左部具有阳螺纹,右端是一锥体,轨道(3)是不锈钢管,一端缩口呈锥形,该锥形套装在管芯(1)的锥体上再用锁紧套(2)锁紧,锁紧套(2)的内孔呈锥形,然后用锁紧螺母(4)锁紧,支架(5)是L型,也可以是U型,用螺母螺丝固定于墙壁正面或侧面,也可以)固定于顶板(天花板)上;管芯(1)的螺纹部分穿过支架(5)的孔用螺母(6)固定,螺纹部分可调整管芯长度,以保证管芯和轨道的平直性,调整量为20mm。本结构适用于手动式窗帘。
由图2,管芯(1)左部具有阳螺纹,右端是一锥体,轨道(3)也是不锈钢管,一端缩口呈锥形,套装在管芯(1)的锥体上面用锁紧套(2)锁紧,锁紧套(2)的内孔呈锥形,然后用锁紧螺母(4)锁紧。支架(5)是L型,固定于屋顶或侧壁上,管芯(1)的螺纹部分也穿过支架(5)的孔,管芯(1)上装有一轴碗(9)和轴档(8),滚珠(10)装在轴碗(9)和轴档(8)之间,然后用螺母(6)固定。本结构除了具有足够的拉伸强度外,还可以依靠滚珠的作用自由转动。本结构适用于手动或电动的窗帘轨道装置。
由图3,单开式轨道安装方式。支架(5)螺丝(16)、螺母(17)固定于天花板上,支架(5)前面用塑罩(18)做遮盖防护,增加了装饰效果。轨道(3)上装有橡胶圈(11)、吊环(12)和防卡环(14),滑块(13)套装在轨道(3)上面。滑块(13)右边同样也装有吊环(12)和防卡环(14),滑块(13)用金属棒料制成,两端装有塑料堵头,使它与轨道(3)接触时减少摩擦力,增强滑动性能,轨道(3)两端装有塑料缓冲垫,可减少滑块的撞击力,也可对吊环起到限位作用。铸铁支架(5)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在支架的支撑和不锈钢轨道(3)的强力拉伸作用下形成结构强度轨道不塌腰(其抗拉强度可达500kg),跨度可达到8m,甚至也适用于更大跨度的窗帘轨道。
在图1、2中只表示局部的连接部分,关于滑块、吊环等都在图3中表示,而且本窗帘轨道装置的左右部分是对称的,图1、2中只表示其左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窗帘轨道装置具有下列优点:1.用手拉动窗帘,使滑块在轨道上滑动产生惯性带动窗帘做开闭运动,手感轻盈,由于避免了金属间的摩擦,不会产生噪音。2.结构强度大大超过其负荷,保证窗帘装置坚固耐用,其功能可充分发挥。3.运用范围广泛,可用于单层轨道、双层窗帘、单开帘和对开帘(用双滑块)。4.支架可采用顶装的L型,侧装的U字型,正装的L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岳啸,未经王岳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