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渣粒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5232.6 | 申请日: | 200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1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成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04B5/02 |
代理公司: | 唐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粒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钢渣粒化装置。
几十年来,国内外炼钢钢渣的处理,由最早的干渣废弃堆放,发展到目前的热闷、热泼、破碎、筛分处理以及高压水淬、氮气粉碎水淬等方法,实现了废物利用回收,使之转化为再生资源,但上述各种方法均存在占地面积大,加工工艺复杂,装机容量高,用水量、投资大,生产环境恶劣,回收率低,而且无法避免熔渣带入钢液产生的爆炸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装机容量低,环境污染小,避免熔渣带入钢液产生爆炸事故的钢渣粒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钢渣罐、拉罐车、提升机、粒化器、储渣仓,钢渣罐位于拉罐车上,拉罐车位于轨道上,钢渣罐由罐体、内衬组成,轨道的未端两侧设有粒化器、平台,粒化器由粒化壳体、粒化轮组成,粒化轮位于粒化壳体内,粒化壳体的出口位于水渣池的上部,提升机垂直安装在水渣池内,水渣池的侧面设有清水池,储渣仓位于提升机出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粒化器上设有高压水管,粒化轮的结构为花架偶数球面齿头轴心水冷,也可为偶数箱形齿头轴心水冷,钢渣罐上设有流渣嘴、流钢嘴,钢渣罐的内衬为耐火保温材料,提升机的滤斗为弧形。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
2.占地面积小,装机容量低;
3.用水量小,投资少;
4.环境污染小,可有效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
5.彻底避免熔渣了带入钢液产生的爆炸事故的发生;
6.处理后的熔渣可有效的再利用,制成其它副产品;
附图及图面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炉与钢渣罐装配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它包括:钢渣罐2、拉罐车3、提升机12、粒化器13、排气筒10、储渣仓9,钢渣罐2位于拉罐车3上,拉罐车3位于轨道7上,钢渣罐2由罐体、内衬组成,轨道7的未端两侧设有粒化器13、平台8,粒化器13由粒化壳体16、粒化轮6组成,粒化轮6位于粒化壳体16内,粒化壳体16的出口位于水渣池11的上部,粒化器13的上方设有排气筒10,提升机12垂直安装在水渣池11内,水渣池11的侧面设有清水池14,储渣仓9位于提升机12出口的下方。粒化器13上设有高压水管15,粒化轮6的结构为花架偶数球面齿头轴心水冷,也可为偶数箱形齿头轴心水冷,钢渣罐2上设有流渣嘴5、流钢嘴4,钢渣罐2的内衬为耐火保温材料,提升机12的滤斗为弧形。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转炉1将钢渣倒入钢渣罐2,专用拉罐车3将钢渣罐2通过轨道7送至粒化器13的前端,打开钢渣罐2的流渣嘴5、流钢嘴4,高温钢渣和钢渣内残留的钢液分别通过流渣嘴5、流钢嘴4进入粒化器13内和平台8上,进入平台8上的钢液经冷凝回收利用,进入粒化器13的钢渣在粒化轮6的旋转下机械粉碎,同时粒化器13上的高压水管15向粒化轮6上喷设高压水使钢渣进一步淬化,粒化轮6的结构采用花架偶数球面齿头轴心水冷或偶数箱形齿头轴心水冷,以提高钢渣粉碎效果和粒化轮的使用寿命,破碎后的钢渣落入水渣池11内,水渣池11保持相应的水位使钢渣进一步冷却,水渣池11上安装的提升机12将水渣提升过滤送入储渣仓9,提升机12的滤斗为弧形以便于捞渣,同时使钢渣含水量降至最低,粒化器13的上方的排气筒10-将钢渣冷却时产生的蒸气及时排出,水渣池11与清水池14间设有滤网以方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储渣仓9内的钢渣可以任意送至各加工单位,实现本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简便,占地面积小,装机容量低,用水量小,投资少,环境污染小,可有效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彻底避免熔渣了带入钢液产生的爆炸事故的发生,处理后的熔渣可有效的再利用,制成其它副产品,是现有钢渣处理的最理想的装置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成,未经李志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2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