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推压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5019.6 | 申请日: | 2000-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1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益三;黄圣杰;黄登渊;李辉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益三;黄圣杰;黄登渊;李辉煌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推压测量装置,尤其是指一种可配合MTS。材料试验机使用,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对不同加工制造材料作测试,从而达到质量控制的推压测量装置。
一般在产品的加工生产中,因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面临温度、压力、体积的变化,可能产生残留应力,此残留应力的计算对产品的生产优良率其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近来高科技电子、航天等产品,轻薄短小精密要求已成未来趋势,因此要求具备高精度的产品制造加工生产,对每批进厂原材料本身的规格必须有一套可供确实比对的参考数据,以建立第一步的质量管理,否则原材料品质不符规定,将造成后方生产线的运转不顺畅,严重者可能造成生产线全面停机,如此对产品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皆会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各种材料在定温定压下的成型行为状态的转变情形,基本上以定温定压下该材料体积对时间的变化量作为关系模式来建立,如此可以得知材料在固定生产加工条件下成型反应与应力间的关系;但各种材料在作定温定压下成型反应体积变化与时间关系变化的测量时,因不同材料的测量,对于待测物的原始体积要求不同,要考虑待测物测量的置料体作业空间,必须能配合不同的材料体积要求;另外,不同材料的反应速率亦有快慢的不同,如IC封装用的热固性材料,其受热融熔再固化的转化率快,如何在待测物进入作业区进行测量过程中,快速取得测量结果,以避免待测物在测量未完成时,即反应结束,也是测量装置必须考虑的课题。
诸如以上所述的材料测量作业,皆需测量装置的材料作业区具有易置换性,及操作步骤简单才得以顺利完成,而测量过程中,温度及压力的控制,此牵涉材料测量区温控及上下方推压力的控制设计。
在推压力控制上,利用MTS材料试验机本身的动力系统控制,其余有关温控、作业区置换性及简易操作性的要求,在面对不同材料性质的条件下,要能完全符合则显得困难有加,此则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压测量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模组化设置,可直接应用于MTS材料试验机上使用,并达到测量作业区置换容易、测量步骤操作简单及温度控置条件良好的目的,可适用于更多样化的测量材料,且能提高测量速率,能有效地在最短时间内,对生产制造厂第一层的物料质量控制有效加以把关,以确保后续生产线的运转顺畅,间接地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推压测量装置,它包括:
一定位架,由上、下面板及两侧板组成,上、下面板中央皆穿设有通孔,上面板通孔周缘适当位置处并环设有复数个穿孔,定位架可固定在MTS材料试验机的作业机台上,供其他相关构件定位用;
一置料体,为一柱体下方延设有一固接盘,固接盘上设有与上面板穿孔相对应的接孔,可以螺固元件穿过将置料体固定于定位架上面板,柱体中央并贯穿有一模穴孔,柱体侧边另凹设有一探针孔;
第一推部,包括有可相互固接的上冷却体及上测量体,上冷却体一端可与作业机台上方油压系统衔接,中段并穿设有数回流孔及散热片,另端则为固接盘,盘缘设有数穿孔,上测量体则由一结合盘及一端面延设出的上触料杆组成,结合盘周缘相对上冷却体固接盘的穿孔,亦设有接孔,以螺固元件穿设锁固,可使两者固接,通过油压系统提供第一推部的位移动力,并带动上测量体的上触料杆,使其可以在置料体模穴孔内上下位移;
第二推部,包括可相互固接的下冷却体及下测量体,其构成与第一推部相同,惟作动方向相反,下冷却体一端可与作业机台下方的行程推进系统衔接,并带动下测量体自由端的下触料杆在置料体模穴孔内上下位移;
一加热部,包括有可配合置料体柱体外形的柱形加热板、热探针及一温控器,由温控器控制其电流量的加热板包覆于柱体表面,热探针则插设在柱体的探针孔内,另端以导线与温控器连接。
所述上、下触料杆端部可环设有复数圈的沟纹。
所述上、下冷却体中段回流孔可外接以抽水泵打水使冷却水循环流过的水管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是:本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推压测量装置,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可以直接与MTS材料试验机配合使用,而简易的操作步骤可以缩短测量时程,对反应速率及转化率快的材料而言,亦可在其变化时间内有效进行测量,适用性更广,且本实用新型的置料体及上、下测量体置换容易,针对不同待测物的测量,皆可随时更换适合的模组,冷却体则可以保护原机台上的各种感应器,有效吸收作业区的热量,加热部提供一稳定且可调整的温度作业条件,其符合经济效益及功效增进的要求。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总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益三;黄圣杰;黄登渊;李辉煌,未经张益三;黄圣杰;黄登渊;李辉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50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