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车手把无效
申请号: | 00204805.1 | 申请日: | 2000-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2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傅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永安 |
主分类号: | B62B9/20 | 分类号: | B62B9/20;A47D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车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携带婴儿用的器具技术,是一种婴儿车手把,特别是一种经过二次成型过程而将二种不同材质的材料结合为一体的婴儿车手把。
习用婴儿车手把多为一次成型的结构,材质是生冷坚硬的塑料所制成,故而形成使用者握持时的不良触感,生硬光滑的表面,常会发生握持不隹、容易滑手的缺点;且成为较大婴儿撞伤头部的原因,尽管近来有一些婴儿车手把外部会包覆一层较软质的材料,也是采用迫入的方法套合进入,制造上较困难,且使用日久后极易松脱掉落的。
末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车手把,它将二种材料的结构由二次成型予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婴儿车手把的实用功效完全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将二种不同的材质结构分成二次予以成型结合,第一次成型是先成型手把的硬质部,再以硬质部的重点部位二次成型出软质部,使二者间形成完全紧密结合的状态,形成软硬坚具的良好触感。
硬质部,概呈7形的结构,其垂直部份为中空管状的套合部,此套合部套合于婴儿车的推杆上端,其侧边设有数个贯孔,且位于套合顶端延伸一弧弯的握持段,于握持段前段弯折部份的二侧边凸设有数道补强肋,并于该握持段的中央取适当间隔水平预设诸多通孔,又于握持段的中段上方设为手心贴合段;
软质部,于上述硬质部成型后,以硬质部为基材,加于第二次型的结构,以一较软的材料包覆于硬质部的握持段外部,令握持段的前段弧弯处、末段尾钩处及手心贴合段下方皆为此软质材料覆盖,此软质材料填满于握持段的各个通孔内,借以连通固定握持二侧的软质材料,使其软质部与硬质部掏握持段牢牢地紧密贴合。
末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是婴儿车手把具有柔软舒适的触感,软、硬质部结合强度大,经久耐用,并安全性高,不会损伤较大的婴儿。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兹通过附图进行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完成二次成型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号说明:1硬质部 11套合部 111贯孔 12握持段 121补强肋
122通孔 13手心贴合段 2软质部
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手把,如图1、2所示,是将二种不同的材质结构分成二次予以成型结合,第一次成型是先成型手把的硬质部1,再以硬质部1的重点部位二次成型出软质部2,使二者间形成完全紧密结合的状态,形成软硬坚具的良好触感。
硬质部1,概呈7形的结构,其垂直部份为中空管状的套合部11,此套合部11套合于婴儿车的推杆3上端,其侧边设有数个贯孔111,且位于套合部顶端延伸一弧弯的握持段12,于握持段12前段弯折部份的二侧边凸设有数道补强肋121,并于该握持段12的中央取适当间隔水平预设诸多通孔122,又于握持段12的中段上方设为手心贴合段13,此手心贴合段13呈现浑圆流线的表面,以利使用者手心舒适贴合;
软质部2,如图2所示,于上述硬质部1成型后,以硬质部1为基材,加于第二次型的结构,以一较软的材料包覆于硬质部1的握持段12外部,令握持段12的前段弧弯处、末段尾钩处及手心贴合段13下方皆为此软质材料覆盖,此软质材料填满于握持段12的各个通孔122内,借以连通固定握持段落12二侧的软质材料,使其软质部2与硬质部1的握持段牢牢地紧密贴合,达不脱落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永安,未经傅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