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处理器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无效
| 申请号: | 00204515.X | 申请日: | 2000-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4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 发明(设计)人: | 简漳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雅雯 |
| 主分类号: | G06F1/00 | 分类号: | G06F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处理器 散热 模组 结构 改良 | ||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计算机处理器(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其扣具是包括压接件及控制片所构成,其中压接件一端设有具扣孔的弯折端,而其头端则设有具扣孔的控制片,其特征在于:一体成型的扣具其头端两侧设有包覆控制片的扣耳,其前端设有凸起的握持部,具有防滑部的握持部向后延伸至扣耳后方,并向下弯折。
敬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习用品CPU散热模组扣具1的结构立体图,其是于压接件11后端设有弯折端111,弯折端111上则设确供与CPU座6后方卡勾61(如图3部分)嵌扣的扣孔112,压接件11前端,另藉向下延伸的U形部122而连接一控制片12,控制片12前方设有弯钩握持部120,其下方则设有扣孔121,以供手指握持及与如图3所示的CPU座6前方卡勾62嵌扣;由于习用品其结构设计不良,除在制造上相当不方便不容易,又无法控制式的压接件11与控制片12,当稍受外力时,则会变长变短,造成如图3所示供吸附热的鳍片4,无法与CPU5紧密贴合,另由于结合后不牢靠,整体极易发生摇晃,鳍片4与CPU5间有空隙,使得其不易导热,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因而CPU5寿命缩短,故障频频发生,又卡扣时会因鳍片4等的摇晃而脱落,平板式压接件11弹性容易疲乏而失效,在操作控制部120时,因供手指握持的握持部120乃呈弯钩状,操作握持施力时极不方便不稳固。
敬请参阅图2所示,是为另一习用品CPU散热模组扣具2的结构立体图,其主要包括压接件21、控制片24所构成,同样在压接件21后端的弯折端211,设有嵌扣的扣孔212,其前端开设有V形夹孔22,夹孔22前方另设有左右钳夹23,钳夹23上嵌夹具凹槽242及扣孔241的控制片24,同时控制片24其上方并设有呈向后弯的握持部240,该习用品多数零件嵌夹,同样因设计不良,在制造上费工费时,以钳夹23夹持控制片24的结构,该平板状压接件21,除容易发生弹性疲乏外,钳夹23与具凹槽242的控制片24,会因施力而脱落,钳夹23与控制片24间,会摇动而无法有效扣压及产生下压力量,施予CPU座6及鳍片4上,造成如图3的鳍片4与CPU5无法贴合,并存在有大空隙,使得鳍片4失去其强固压合力量及增加散热面积功效,况其夹持不牢靠不紧固,除散热效果不良外,亦造成CPU5寿命缩短及故障频传,又该习用品的握持部240是呈向后弯,手指握持时,极为困难不稳固且不易,操作费时费力。
习用品此种种缺失,长久以来,一直为业者及消费者所困扰着,因此,是否能提供一种确具功效增进并提升该项产品使用价值的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实有其必要,此亦乃为本案创作发明的动机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其可使扣具制造操作方便稳固,省时省力,且CPU与鳍片紧密贴合,不发生摇晃,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及强固压合力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其可使握持部握持牢靠不打滑。
本实用新型一种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结构改良,是提供CPU与鳍片紧密贴合,不发生摇晃,有效增加散热面积及强固压合力量的效果,其是包括压接件及控制片所构成,其中CPU是设于前后具卡勾的CPU座上,而CPU上设有贴合鳍片,以吸附CPU的热能及散发,至于扣具的压接件,于其中央设有凸部,而其后方设有具扣孔的供与CPU座的后方卡勾扣合的弯折端,而压接件前方延伸所设控制片,于其上设有与CPU座前方卡勾扣合的扣孔,其特征在于:扣具包括压接件与控制片是一体成型构成,于压接件前端的头端两侧设有包覆控制片的扣耳,扣耳前方延伸设有供手指握持凸起的握持部,握持部下方并延伸至扣耳后方呈向下弯折。
其中凸起握持部下方设供手指握持防滑的防滑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兹举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及图号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为习用品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立体图。
图2是为另一习用品CPU散热模组扣具的立体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与鳍片、CPU、CPU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立体组合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雅雯,未经杨雅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