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油机井清蜡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4201.0 | 申请日: | 200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颖;李秀芝;田广铭;李海;赵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颖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513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油机 井清蜡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井清蜡器,属于一种抽油机井清蜡器。
目前已有的油田采油井清蜡器,其结构均为三爪加棘齿式结构,如专利号为ZL94213067.7和《石油机械》九八年第六期所述的清蜡器就是采用三爪夹紧抽油杆获取运行动力,采取棘齿或钢球来实现单向止动的技术结构;在实验中经常发生夹紧爪断折和止动棘齿及钢球脱落卡泵的事故。其主要问题在于清蜡器在油井内工作过程中,各零部件没有足够的机械强度,承受不了抽油杆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冲击,各执行机构缺少必要的保护措施,因而导致清蜡器机件损坏,清蜡器失灵,不得不进行修井作业,造成浪费,到目前为止,还未见到一种机械强度高且寿命长的抽油机井清蜡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且寿命长的抽油机井清蜡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种抽油机井清蜡器,其特点是:定位换向部分中开有出蜡口的主体两端均以螺纹连接爬行部分:爬行部分,弓型凸起向内夹紧抽油杆的步进弹簧安装在弹簧保护架的弹簧槽内,步进弹簧两端的“T”形端头由引导头和连接头分别同弹簧保护架连接后形成的“T”形腔固定住,连接头与主体以螺纹连接;定位换向部分,定位换向板簧和张紧板簧相间排放,两端的“T”形端头由弹簧架和刮蜡压圈组成的“T”形腔固定住并套在主体上,张紧板簧内孔锥面与主体上的锥面相配合,定位换向板簧内孔凸台与主体的梯型台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步进弹簧置于弹簧保护架内,弹簧端头不再裸露,而且弹簧采用特殊处理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因而弹簧不会发生断折;还由于定位采用张紧板簧张紧于油管内壁,不再采用棘齿和钢球定位,因而避免了棘齿和钢球脱落故障,清蜡器整体强度高,各机件不易损坏,清蜡器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抽油机井清蜡器中间为定位换向部分,定位换向部分中开有出蜡口12的主体6两端均以螺纹连接爬行部分。
清蜡器爬行部分,步进弹簧2弓型凸起向内安装在弹簧保护架1的弹簧槽内,步进弹簧2两端的“T”形端头由引导头3和连接头4分别同弹簧保护架1连接后形成的“T”形腔固定住;使其既有一定活动间隙,又不能脱出。步进弹簧2向内凸起的作用是夹紧抽油杆5,使清蜡器能够随抽油杆在井内运动并使抽油杆5在单向运动通过步进弹簧2的夹紧段时,利用斜面作用,消除冲击对步进弹簧2的破坏作用,提高使用寿命。连接头4与主体6由螺纹连接,两端的爬行部分都是由连接头4以同样方式与主体6连接。
清蜡器定位换向部分,定位、换向板簧10和张紧板簧9相间排放,两端的“T”形头由弹簧架8和刮蜡压圈7组成的“T”形腔固定住,形成一个笼式结构,套在主体6上,与主体6上的锥体和梯型台相对应,配合作用,产生步进效果。步进方向向上时,主体6上行,主体6上的梯形台阶推动笼式结构的定、换向板簧10的梯形台阶,克服了张紧板簧9与油管内壁的摩擦力,带动笼式结构一起上行,刮蜡压圈7清除油管内壁上的结蜡。主体6下行时,笼式结构的张紧板簧9与油管内壁11产生磨擦力使主体6上的锥体与张紧板簧9的梯形台阶的斜面进入张紧配合,使清蜡器停在油管壁上,不随抽油杆5向下运行,实现定位。主体6再上行时,主体6的锥体与张紧板簧9的梯形斜面脱离作用,张紧状态缓解,上体6的梯形台阶和定、换向板簧10上的梯形台阶接触,带动笼式结构上行,清除油管内壁上的结蜡。向下步进的原理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颖,未经陈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止水识别圈的温度计
- 下一篇:一种飞镖靶的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