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变基准线机械密码锁无效
| 申请号: | 00204167.7 | 申请日: | 200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463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官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官生 |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3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基准线 机械 密码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安器材,尤其它是一种可防止泄密并可方便地更改密码的机械密码锁。
目前,公知的机械密码锁(页片锁)是由密码盘旋钮、带有基准线的护圈座、卡簧、万向轴、支座、安装螺钉、弹簧、特殊垫片、被动变码盘Ⅰ、被动变码盘Ⅱ、变码盘、变码螺钉和紧固螺钉组成。密码的识读是由密码刻度和一条基准线的相对位置确定的。这种识读方式是靠视力识别密码来完成的。基准线通常设计在刻度盘的正上方的护圈座上,如图1所示。旋转密码盘旋钮时,改变了密码刻度与基准的相对位置也就改变了密码的数值。上述结构存在两种缺点,其一是识读密码刻度时,旁人观看时很容易泄密;其二是一旦他人知道了密码,用同样的方式操作,这种机械密码锁就会被打开。也就是说这种传统式的机械密码锁其密码不能泄露,而又容易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基准线机械密码锁,它不仅具有传统机械密码锁的优点,而且方便地克服上述两种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保留原页片密码锁的密码刻度盘,而在密码刻度盘外围的护圈座上,取消来原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基准线标志(线段或三角形等),代之以围成圆圈的相互等距离的线段族,供使用者选用其中的任一条作为密码基准线,我们称此基准线值为基准码;为了便于识读和记忆,还把围绕一圈的基准线族线段有序地分成长短和粗细不同的线段,但在产品上不标出阿拉伯数码或其他字符,如图2所示。为便于用户使用方便,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同时也提供一幅环绕的基准线族图,上面可标注阿拉伯数码(或字符)并注明初始设定的虚设零基准线和基准码(图例中为15),如图3所示。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只需在密码刻度盘外围的护圈上增加许多基准线段,此结构简单易行。本技术和已知的机械密码锁相对比,明显的优点有:第一、基准码的定位值由用户自己确定,密码泄露,他人也难于开锁;第二基准码确定值只有主人知道,识读密码时,无需避开旁人观察;第三,可变基准码技术的采用,相当于密钥量增加百倍以上,使盗贼更难开锁,密钥量公式为:
P≥A·Cn其中:A为基准线刻度最大值
C密码刻度最大值
n为密码锁页片数第四、在同样密钥量的前提下,用改变基准码方法来改变密码的操作简便;第五、如果把基准刻度作为一组密码,则该组密码可连续可变;第六、因为基准刻度是连续的,故可选用自己喜欢的或容易记忆的基准码。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的基准线与密码刻度的相对关系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变基准线与密码刻度的相对关系图。
图3是基准码设定示意图。
图4是可变基准线机械密码锁的实施例的正视结构图。其中1为密码盘旋钮,2为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圈座。
图5是可变基准线机械密码锁的实施例的俯视结构图。其中1为密码盘旋钮,2为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圈座,3为变码盘,4为变码螺钉,5为被动变码盘Ⅱ,6为被动变码盘Ⅰ,7为压缩弹簧,8为安装螺钉,9为万向轴,10为支座,11为卡簧,12为紧固螺钉,13为特殊垫圈。
在图4中,密码盘旋钮(1)位于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套座(2)中间。密码刻度位于旋钮盘上,基准线刻度位于护套座靠近密码刻度周围。通常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套座(2)是固定不动的,也就是说其基准线刻度是固定不动的;密码盘旋钮是旋转可动的,也就是说密码刻度是旋转可变。这样只要选中一条基准线刻度作为基准码,密码刻度对应于选中的基准码作相对的旋转运动,就可实现密码的识读了。如图3所示,设定的基准码为15(以虚设零基准线为起点反时针识读),该处的密码刻度值为12,即密码为12。
在图5中,密码盘旋钮(1)置于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套座中用卡簧(11)固定,防止旋转时脱出。将万向轴(9)置于密码盘旋钮(1)的开口端中,再将支座(10)套在万向轴(9)外,用安装螺钉(8)固定到带有基准线族的护套座上。按顺序将压缩弹簧(7)、特殊垫圈(13)、被动变码盘Ⅰ(6)、特殊垫圈(13)、被动变码盘Ⅱ(5)、特殊垫圈(13)和变码盘(3)安装到支座(10)和万向轴(9)的另一端,用紧固螺钉(12)固定于万向轴的螺孔中。最后将变码螺钉(4)固定于变码盘螺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官生,未经许官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4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