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包穿刺引流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3869.2 | 申请日: | 200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099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忠星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劳卫民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包 穿刺 引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心包积液的穿刺放液器具。
以往心包积液穿刺放液是用注射针座套在橡皮管上,用止血钳夹住橡皮管,穿刺成功后,将注射器套在针座的橡皮管上,放松橡皮管上的止血钳,抽取液体。这样做有以下不足:首先由于心包积液一次放液量不能超过规定值,所以不得不反复进行心包穿刺放液,从而增加了危险性和医源性感染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其次是穿刺时必须要助手帮忙,用止血钳夹住针头固定,这种固定很不稳定,容易造成穿刺放液失败,甚至发生恶性医疗事故。再者,人工抽液流速不均匀,过快会发生循环系统症状。另外,抽液用的注射器较小,需要反复从橡皮管上取下排液多次,不但操作不便,还增加医疗性感染机会。同一枚穿刺针在不同患者身上反复使用,也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而且下乡巡回医疗、外出会诊携带都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反复心包穿刺、容易固定牢靠、可控放液速度,又能避免交叉感染和传染病传播、携带方便的心包穿刺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包穿刺引流器,其特征是由穿刺部分和引流部分共同组成,其中穿刺部分包括穿刺针和软套管,穿刺针后部为透明针座,并塞有塞子;软套管套在穿刺针外,其后部的软套管后座可与引流部分的引流管接头相连接;引流部分包括引流管和贮液袋,引流管由接头、橡皮管和软胶管依次连接而成,在引流管上还设有调速器;贮液袋前端与引流管相连,尾部设有排液口,并装有袋盖。
本实用新型可一次穿刺连续放液,流速可调也可关死,性能可靠,安全卫生,一个人即可完成操作,并且携带方便,可用于外出会诊、下乡巡回医疗,尤其是贫困边远、缺医少药的地方,它能减少病人经济和心理负担,减少病人痛苦。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心包穿刺引流器由穿刺针(1)、软套管(2)、引流管接头(6)、橡皮管(7)、软胶管(10)和贮液袋(11)等部分构成,穿刺针(1)连同软套管(2)凭落空感插入心包后,穿刺针后部的透明针座(4)中可见液体流出,拔除针座上的塞子(5),可用注射器抽吸少量液体立即送检,以确定积液性质及病原。在化脓性积液或积液有心包填塞时,可持续、能控制流速自动放脓、放液以缓解症状。拔出穿刺针(1),将软套管(2)留在心包里,露在体外的软套管用粘贴手术巾固定在患者胸壁上,软套管后座(3)与引流器接头(6)相连接。为使引流顺畅,软套管(2)前部管壁上开有侧孔。用手捏橡皮管(7)可使前方管道内产生负压,以了解管道是否畅通并防止管道堵塞。引流管上设置的活瓣(8)能防止液体倒流。在引流器上还设有调速器(9),将调速器上的小轮子往前推动可压迫软胶管(10),从而控制流速,亦可完全关死。控制本实用新型引流器缓慢持续放液,可突破传统放液规定值。与引流管相连的贮液袋(11)上印有容量标记,贮液袋尾部设有硬胶管做成的排液口(12),松开袋盖(13)可将积液放出。整个引流器管道系统密封,可防止病原体通过引流器进入人体。引流器内为标准大气压,心包积液时心包内为正压,可利用这种压力差和贮液袋位置低于心脏位置产生的压强差,将心包积液自动地引流到贮液袋里。
本实用新型心包穿刺引流器采用一次性密闭消毒包装,启封即可使用。其中的软套管可用组织相容好的无毒聚乙烯塑料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忠星,未经徐忠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3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