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摩托车高能点火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3036.5 | 申请日: | 2000-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050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华 |
主分类号: | F02P7/063 | 分类号: | F02P7/063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摩托车 高能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式汽油发动机,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摩托车高能点火器。
发动机工作时,是靠点燃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汽体产生压力向外做功的。在汽化器式发动机中,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气是用电火花点燃的,为了在发动机气缸产生火花,就需要配置点火装置。
近年来虽然有不少较为先进的电子点火装置问世,但由于种种原因传统的蓄电池点火器和磁电机点火器仍普遍使用着,它们的共同缺点是:发动机在高、低速工况时容易产生缺火,火花持续时间短、不连续、冷起动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大幅度提高火花能量的、汽、摩适用的汽车、摩托车高能点火器,它具有火花能量大,持续时间长且连续等特点,可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节约燃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该汽车、摩托车高能点火器包括一个点火线圈L,它的一次端1、2与起动开关S2、点火开关S1、电流表A以及断电器S3相串联后连接在蓄电池G的正、负极两端,S2两端并联有附加电阻R,S3两端并联有保护电容C1,点火线圈L的二次端3与配电器S4的主动触点相连接,各分火头触点分别与各气缸的火花塞h顺序连接,S3与S4为同轴联动,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储能电容C2并联在L的二次端3与共地端之间,C2封装在高压连接线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火花能量大,与同类产品相比,可提高1倍以上,且突发性、连续性、持续性好。2、能明显改善发动机的冷起动性能,起动容易,干脆利索。3、能使燃油充分燃烧,节约能源,减少火花塞积炭,降低废气排放量。4、结构非常简单,按标准化设计,适应性强,无论汽车、摩托车,也无论车型,只要更换连接线就可使用,很方便。
图1是该点火器的电路图。
图2是图1中储能电容C2的安装部位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该点火器的电路图。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分电盘(断电——配电器)、电容器、火花塞等组成。图中,G是蓄电池,A是电流表,S1是点火开关,S2是起动开关,R是附加电阻,L是点火线圈,其中N1是一次端,N2是二次端,S3是断电器,C1是断电器的保护电容,S4是配电器(又叫做分电器),h是火花塞,C2是储能电容。车用蓄电池的连接有正极接共地端和负极接共地端(俗称正极搭铁和负极搭铁)两种方式,本图给出的是正极搭铁。由图可见,除储能电容C2外,这是一个典型的,目前大量使用的蓄电池点火装置。C2是本实用新型的区别特征,它并联在点火线圈次级高压一侧,由于C2的加入,将大大改善点火性能及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其工作过程是:
闭合点火开关S1,接通起动开关S2,发动机起动,配气凸轮轴带动断电——配电器S3、S4同轴旋转,使断电器S3内的触点反复闭合——打开。触点闭合时,点火线圈L的初级N1绕组有电流流过,电流的路径是:蓄电池G的正极→搭铁→断电器S3定触点→断电器S3动触点→点火线圈L的初级绕组N1→附加电阻R→点火开关S1→电流表A→蓄电池G的负极。N1的电流按指数规律上升,在线圈的铁芯中形成磁场,随着电流的增长,L中的磁场有也随之加强。当触点打开时,初级电流被突然切断,磁场迅速消失,磁场的迅速变化在N1、N2两个绕组中均感应出电动势,由于N2的线圈匝数比N1的匝数多得多,所以次级能产生高电压,一般能达到15KV~20KV。L产生的电动势极性是3端为正,1端为负,负极经R→S1→A→G的负极→G的正极→搭铁,加在h的一端上,正极加在S4的主动触点上,与此同时,L的3端正极向C2充电,充电电流是按指数规律上升的,当充电电压达放电值时,C2上的电压与L上的电压同时依次由各分火头触点通过火花塞h火花放电,从而使火花的能量大大增强。S4上分火头每转一圈,各气缸内轮流点火一次。若要停止工作,只要打开点火开关S1,切断初级电流即可。
附加电阻R的作用可改善点火的工作特性,当发动机低速运行时,断电
器触点闭合时间长,初级电流较大,R的阻值随温升增大,从而限制了初级电流不致过大,避免点火线圈过热;当发动机在高速下运行时,触点闭合时间短,初级电流小,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小,这样就能使初级电流下降得少些,从而改善了高速点火特性。保护电容C1的作用是:当S3触点打开时,电流被切断,在磁场消失的瞬间,绕组的初级也会产生约200~300伏自感电动势,这个自感电动势同样会在触点间形成火花,使触点容易烧蚀,接入C1后,自感电动势可通过电容充电,使触点不会产生火花,可延长触点的寿命;另一方面,当C1放电时,放电电流以反方向通过初级绕组,加速磁场的消失,可使次级电压大为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华,未经徐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3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