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紫外灭菌灯专用循环定时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00202592.2 | 申请日: | 2000-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4370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亦军 |
| 主分类号: | H03K17/296 | 分类号: | H03K17/296;H03K17/29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3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灭菌 专用 循环 定时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是专门为医疗、卫生、生化制药等行业中使用紫外灭菌灯对某局部空间区域的空气及物体受照射表面进行消毒灭菌的紫外灯所设计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目前,在使用紫外灭菌灯(以下简称灭菌灯)进行紫外照射消毒灭菌(以下简称消毒)时,绝大多数单位是将灭菌灯固定安装在室内某位置,且均无定时控制装置。消毒时,首先工作人员离开被消毒的工作间,再接通灭菌灯电源。30分钟以后再由值班工作人员来关闭灭菌灯。如果该工作间是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人间接污染的地区,包括病室的缓冲间,内走廊,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及凡被医防人员穿白大衣出入的辅助房间)时,则该类区域每天至少须进行两次以上的消毒处理(参见《消毒技术规范及标准》(第一辑)第81页)这样在这类部门就需要有专人在每天上班前1个小时及下班后对该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处理。采用人为操作的不足之处在于;1.不论每日对某区域进行几次消毒操作均须有专人负责。2.在关闭灭菌灯时工作人员有可能受到灭菌灯的损伤。3.如果该工作区域每日须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消毒时,消毒工作有可能得不到保证长期如此其隐患可能更大。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在于,在任意时刻对某局部空间区域使用本实用新型控制的灭菌灯进行消毒时,只要接通灭菌灯的电源,该灭菌灯消毒开始同时计时45分钟后自动关闭灭菌灯。特别是当该区域须每日进行两次以上消毒时,它可以控制灭菌灯在上一次开启灭菌灯电源时起12小时时再次自动启动灭菌灯并使灭菌灯工作45分钟后自行关闭,实现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消毒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和灭菌灯的联接图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循环定时工作的波形图。
图1表明了本实用新型和灭菌灯的联接方法和控制关系。
图2表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原理及各单元之间的联接关系,它由电源,振荡(时钟),循环计数(定时)、复位、驱动等单元组成。
图3、图4表明了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的具体构成及工作波形。
1.电源:由降压电容C1(0.47μF/630V)、二极管D1、D2滤波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W和电阻R3组成。并为振荡(时钟),循环计数(定时)及驱动电路提供直流工作电压。
2.循环计数(定时)电路:由计数器IC2复位电路R4、C5及与IC2的Q11、Q12、Q13、Q14输出端联接的开关二极管D3、D4、D5、D6、电阻R5组成的“或”门电路组成。
3.振荡(时钟):由时基电路IC1及其外围元件R1、R2、C3、C4等组成。
4.驱动:由三极管T电阻R6及双向可控硅MCR(1A/400V)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亦军,未经吴亦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光防爆方位灯
- 下一篇:单镜头立体幻灯投影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