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全封闭治疗室无效
申请号: | 00202361.X | 申请日: | 200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271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新 |
主分类号: | A61H33/00 | 分类号: | A61H33/00;A61M37/00;A61G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封闭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人体疾病的设备。
目前,治疗人体疾病普遍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方法。上述治疗的共同特点是,治疗环境均属于开放式环境,即病人所处的空气环境、温度环境、设备环境等不与普通的生活环境相隔离,这就不能造就一个特殊的治疗环境,以利于对疾病的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可移动的全封闭治疗设备,通过这种治疗设备,病人可处于一种与外界隔离的全封闭式治疗环境,从而起到普通治疗所起不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于放置在任何地方的移动式治疗室,治疗室为全封闭式结构,治疗室设置有供病人出入的密封门、治疗室的室壁和室顶均由内、外两层有色玻璃构成,在该内、外两层有色玻璃之间具有容纳中药液的空间,在室壁上设置有供输入中药药液的药液入口和输出中药药液的药液出口,以便于对药液进行更换,治疗室还设置有若干个中药药液蒸气进气口,以便于向室输入药液蒸气,对病人进行治疗,治疗室的室底面是由具有药理作用的木质材料构成,室底面上设置有排出口,以便将治疗后存留的药液予以排除。通过采用以上结构,为病人提供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全封闭治疗环境。治疗室内、外层有色玻璃之间注满的中药药液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和保持一定温度的作用。当外界自然光通过治疗室外层有色玻璃、中层中药药液和内层有色玻璃进入室内后可形成与治疗相适宜的光照环境。病人进入治疗室治疗前,先服下用于治疗的口服中药,然后脱衣进入治疗室,这时将用于治疗的中药药液蒸气注入治疗室。在药液蒸气的作用下,室内形成封闭的无菌环境。此时,高温药物蒸气对病人人体产生熏蒸作用,使药物蒸气即雾化药物能够通过人体皮肤及汗孔迅速进入人体,加速并参与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即通过外攻外泄使人体内代谢产物(包括细菌、病毒、毒素等)迅速排出体外,同时病人口服药物在该环境下起到内攻外泄作用,从而对病人产生特殊的疗效作用。本实用新型的治疗环境完全解决了现有医疗环境受到气候、季节、环境、空气等不利因素作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药物治疗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治疗方便,不仅适用常见病的治疗,更适用于疑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常人的保健。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全封闭治疗室的室壁和室顶的外层有色玻璃1为蓝色玻璃,室壁和室顶内层玻璃3为茶色玻璃,在外层玻璃1和内层玻璃3之间为容纳中药药液的空间2,在治疗室上设置有若干个药液蒸气入口4,治疗室底面5采用檀香木制成,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在治疗室室壁上设置有向内外层玻璃之间即空间2输入药液的入口6和输出药液的出口7,在治疗室上设置有供病人出入的密封门8。治疗室内、外层玻璃之间所注中药药液的配方、治疗室内中药药液蒸气配方以及病人口服中药配方均采用同一配方,治疗室内温度及内外层玻璃之间中药药液温度以接近人体体温为宜,一次治疗时间约20分钟,数日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新,未经王志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3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