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埋置型输尿管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00202061.0 | 申请日: | 200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8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新;李志军;邢秋霞;孙国贤;陈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建新;李志军;邢秋霞;孙国贤;陈素娟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 埋置型 输尿管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主要涉及一种皮下埋置型输尿管内支架。
临床上作为输尿管内支架为广泛应用的双“J”管,它用高分子医用材料做成,呈管状结构,两端开口,一端位于肾脏内,另一端位于膀胱内,它在防止输尿管术后狭窄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手术后去除时,需要特殊的器械(如内腔镜等),病人很痛苦,尤其小儿术后的拔管还需在全麻下进行,这样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术后去除方便的皮下埋置型输尿管内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所述内支架的主体为中空的圆管状结构,支架主体上一周设置有小孔,小孔与支架主体的管腔相通,支架上位于皮下的一段内部为实心,末端呈球形,支架的另一端为尖形实心。
所述支架上呈球形的末端直径大于支架主体直径,便于在皮下的固定。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支架上位于皮下的一段为实心结构,可避免尿液渗到皮下组织,末端为球型,直径大于支架主体直径,便于固定在皮下,手术后去除时,从体表很容易触摸到球形标志,不需特殊机械,在球形末端表面切开小口即可拔出;支架的另一端为尖形实心,硬度增加便于手术中插入输尿管腔内。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所述输尿管内支架主体1为中空的圆管状结构,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做成,支架主体1上一周设置有小孔2,小孔2与支架主体1管腔相通,支架上位于皮下一段3内部为实心,其末端4呈球形,直径大于支架主体1的直径,支架的另一端5为尖形实心结构。
使用时,将支架尖形一端5插入手术中的输尿管腔内,另一端3埋置在皮下,其呈球形的末端直径4大于支架主体1直径,便于固定在皮下,在皮肤外可触摸到球型标志,拔管时,呈球球的末端4的位置切一小口,可顺利拔出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建新;李志军;邢秋霞;孙国贤;陈素娟,未经马建新;李志军;邢秋霞;孙国贤;陈素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20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