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驱动部构造无效
| 申请号: | 00201674.5 | 申请日: | 2000-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27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芬缘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3/6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入 连接器 驱动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驱动部之定位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在该电连接器的驱动元件借助驱动部内平面的相互过盈配合,使驱动元件得以维持一角度。
请参考图1,所示为传统的零插入力连接器1的分解图,其中,该电连接器1包含有一底座10,一可相对于该底座10滑动的滑动座11及一驱动元件12,在底座10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槽孔100,且各该槽孔100内容设置有一端子(图中未示),底座10与滑动方向垂直之一侧边101设置有一两端开放的第一室102;该滑动座11,设置有多个插孔110对应上述槽孔100,供一中央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上的多个插脚插入,该滑动座11对应于该第一室102之处设置有一端开放的第二室111,该第一室102与该第二室111可形成一未封闭的容置室,该驱动元件12由一具有凸轮130的从动部13及一可转动该从动部13的主动部14所构成,从动部13位于该容置室中,且该驱动元件12可在一第一位置(即该主动部垂直于该滑动座的位置)及一第二位置(即该主动部平行于该滑动座的位置)间旋转;因此,当该驱动元件12位于该第一位置时,可将中央处理单元置于该滑动座之上,并使该等插脚分别插入各该插孔110中;而当转动该主动部14,使该驱动元件12由该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并带动该滑动座11在水平方向移动,可使该等插脚顺利与槽孔100内的端子产生电气及机械的接触。
而在将该中央处理单元安装于电连接器1上之前,该驱动元件12必须先置于第一位置,由于是垂直的竖立,因此,当有轻微的外力或震动甚或本身自重皆可能使该驱动元件12倒下,如此便无法将中央处理单元的插脚放入电连接器1的插孔110中了,因此有驱动元件的定位结构的产生,按一般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驱动元件的定位结构,如台湾申请案第84200480号所揭露那样,请参考图2,该固定杆2在该构接端上20设置有一挡止部21,用以限制固定杆2旋转范围,请续参考图3,在该档止部21面向该固定杆2的侧边形成有连续的斜靠面210及挡止面211,该固定杆2可停靠于该斜靠面210,或者借助该枢接端20的突出部212抵顶于该挡止面211来维持其竖立状态,而此处的定位结构借助在枢接端20处凸设置的突出部212抵顶于挡止面211及该斜靠面210。
由于将该第二支杆由第一位拨至第二位置时,该滑动座需驱动该中央处理单元的多个插脚和位于底座槽孔内的端子进行电器及机械的接触,需要较大的驱动力,请参考图4,有鉴于该底座10中第一室102的厚度较薄,通常为增强该底座10的支承力,在底座10中该第一室102的底面103上会对应凸出地设置有多个凸肋1030以增强该底座10的支承力,但在底座10上凸设凸肋1030,同时亦增加了整个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厚度。
依据上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零插入力电连接器,该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利用其中该滑动座的第二室内所设置的一直立的第一壁面及在该偏心凸轮对应该第一壁面处所设置的一第二壁面所形成的定位结构,使该驱动元件能顺利的定位于与滑动座呈一角度的第一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在零插入力电连接器的该底座的第一室内设置有一强化部以加强其壁面的强度并可减少该电连接器整体的厚度的零插入力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零插入力电连接器驱动部构造,其中,该电连接器包含一底座,其上设置有多个槽孔,各该槽孔内设置有一端子,该底座的第一端设置有一开放的第一室,在该第一室内具有一较厚的强化部;一滑动座,可滑动地位于该底座之上,该滑动座设置有多个插孔分别对应各该槽孔,且于对应该第一室之处设置有一开放的第一室,在该第一室内具有一较厚的强化部;一滑动座,可滑动地位于该底座之上,该滑动座设置有多个插孔分别对应各该槽孔,且于对应于该第一室的之处设置有一开放的第二室,该第一室与该第二室形成一未封闭的容置室,在该第二室内邻近该等插孔之一侧具有一直立的第一壁面;及一驱动元件,其由一具有偏心凸轮的第一支杆及一可转动该第一支杆的第二支杆所构成,该第一支杆位于该容置室中,使该第二支杆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旋转;该第一支杆邻近偏心凸轮处设置有一平直的第二壁面,当该第二支杆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壁面与该第一壁面产生过盈配合,使该第二支杆可转动地定位于该第一位置处。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传统零插入力电连接器中该底座、该滑动座及该驱动元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零插入力电连接器中驱动元件定位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6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粮仓测温电缆自动紧固装置
- 下一篇:灯泡制造拉料及取出废料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