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1526.9 | 申请日: | 200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敬国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拆、装皆十分简易的快速连接器。
一般电脑的输入/输出口的连接器是利用螺丝固定在电脑上。请参阅图6,图6为传统连接器相对于电脑背面的立体图。电脑的背面3设置有连接器2,且在连接器2两旁设置有母螺丝23。当连接器4与电脑背面的连接器2相连接时,设置在连接器4两侧的公螺丝41须旋入电脑背面的母螺丝23使之固定。而当拆卸连接器4时,亦须将连接器4两侧的公螺丝41旋松,方能使连接器4脱离电脑背面3。总言之,无论拆、装连接器4皆须以工具来旋转螺丝,此种操作方式缓慢且不便。尤其对笔记簿型电脑而言,因为常需要携带和移动,故拆、装连接器的机会十分频繁,上述拆、装方式使大部份的使用者备感困扰。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谋求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连接器,使得拆、装连接器不再是难事。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包括有连接器本体、夹持构件、以及壳体。其中连接器本体用于与一目标连接器相连接,夹持构件设置于连接器本体上且可弹性变形,壳体以可移动方式包覆连接器本体及夹持构件,当连接器本体与目标连接器相连接时,可将壳体移动至一既定位置而压迫夹持构件产生变形来夹持住目标连接器旁的固定构件,使快速连接器与目标连接器固定在一起。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连接器能免除锁螺丝的步骤,因此无论拆、装皆十分快速容易。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徵、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依据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组合平面图;
图3为笔记簿型电脑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在使用时的平面图;
图5为图4中单独显示本实用新型夹持片啮合于电脑背面的母螺丝的示意图;
图6为传统连接器相对于电脑背面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快速连接器 2~连接器
3~电脑背面 4~连接器
11~连接器本体 12~夹片
13~壳体 14~柱体
15~弹簧 16~电线
17~挡片 22~端子孔
23~母螺 41~公螺丝
111~端子 112~滑槽
113~通孔 114~通孔
115~沟槽 121~夹持部
122~弹性部 123~爪部
131~凸块 132~固持部
133~承座
下面配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而图2为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的组合平面图;本实用新型快速连接器1包括有连接器本体11、夹片12、壳体13、柱体14、以及弹簧15,详如下述:
连接器本体11大致上为长方体,因此具有六面,分别为二端面、二侧面及上、下二面。在其中一端面设置有多个端子111,于端子111两旁各设置一通孔113,而在另一端面则延伸出一电线16,于电线16上固定有一挡片17。又,在连接器本体11的二侧面设置有平行的滑槽112,且于上表面设置有一对沟槽115及通孔114。须注意的是,此通孔114与上述通孔113皆连通至连接器本体11的内部空间。连接器本体11下表面的情况与上表面相似,同样设置有沟槽及通孔(未图示)。
夹片12具有一形的夹持部121,由夹持部121二端延伸出弹性部122,然后由弹性部122末端延伸出一对爪部123。
壳体13大致上为长方体,在壳体13内部的两侧各设置一凸块131,请参阅图2,该图显示了壳体13克服弹簧15弹力向后方(图2中箭头方向)运动使夹片12弹性部122露出的状态。在壳体13后面则连结有固持部132及承座1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