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气冷暖机无效
申请号: | 00201468.8 | 申请日: | 2000-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8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涛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观韬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2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冷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既具冬天取暖,又具有夏天降温,清洁空气的分户使用的燃气冷暖机。
目前的楼堂馆所、工矿、机关及城镇居民住宅,北方冬天的取暖基本上是集中供热取暖,供热管道长,热散失率大,一般的热效率在30%左右;设备投资大,在锅炉房附近燥声大,燃煤燃烧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集中供暖的用户对温度和取暖时间不能自由掌握,造成资源和取暖费的浪费。在炎热的夏天,集中供暖的地区不能给每家每户提供冷气,多数家庭还要另装空调,才能解决防暑降温的问题。但是加重了资金和电力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具有制冷和采暖双重效能的燃气冷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燃气冷暖机。由机架、热交换器、燃烧器、制冷装置、空气加湿器和送风机等主要部件构成。所述的机架1上固定有机壳3,在机壳3的内表面附着有保温层2,在机架1的下部固定有送风机11,和制冷装置13,加湿器14,在加湿器14旁还固定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15。在底部还固定有过滤网及防震垫12,所述的热交换器4为有w形烟通道的高热交换率的烟道4.2,诱导风机5接在交换器4的排风口4.1,燃烧器7的喷射筒7.3对准热交换器4的进气口4.3;所述的燃烧器7由燃气阀7.1,点火器7.2,喷射筒7.3及燃烧管7.4组成,在燃烧器7下面的机架1上固定有控制线路板8,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9接在控制线路板8的温控输入端。
所述的热交换器根据供热面积大小来决定片数;其结构形式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形式外,还有直管、盘管、散热片等各种样式。
所述的控制线路板8在温度传感器9的配合下,既可控制采暖装置,又可控制制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燃气冷暖机,同现有技术相比其特点是采用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室内温度,在用户预先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启动采暖装置和制冷装置。本机适于城镇居民分户采暖、降温,也可以用于宾馆、办公场所。克服了集中供暖和大型中央空调的室内温度不能自由掌握和使用时间不能自定的缺陷,有利于节约能源和经费开支,使用清洁燃料改善环境污染;同集中供暖和大型中央空调相比,本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具有采暖、降温、净化空气多种功能。是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好产品。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说明。
图1为燃气冷暖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1为燃气冷暖机结构示意图。主要由机架、热交换器、燃烧器和送风机等组成。保温层2固定在机壳3表面,机壳3再固定在机架1上,热交换器4固定在机架1的上部,排气口4.1和诱导风机5的进气口相接,进气口4.3对准燃烧器7的喷射筒7.3,当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9将加热信号传递给控制线路板8去控制诱导风机5启动在热交换器4的进气口4.3处产生负压,该负压信号启动压力开关6,压力开关6吸合接通燃气阀7.1的控制线路,打开主阀,燃气经过燃烧管7.4,喷射筒7.3到达点火器7.2点燃燃烧气体;通过诱导风机5的抽气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使燃烧的火焰被吸入热交换器4的烟道内,对热交换器加热,燃烧的废气通过诱导风机5排出室外。同时装在机架1下部的送风机11启动,使空气流经过热交换器4时进行热交换,加热室内空气达到取暖目的。交冷的空气通过回风口的过滤网及防震垫12被送风机11送到热交换器4处进行循环加热,以保室内温度恒定。其热交换率可达70%以上,如果觉得室内干燥难耐,还可以开启加湿器14,调节空气湿度;定期开启空气净化消毒器1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本实用新型之热交换器为高效,长寿命产品,除本专利提供样式外,还可为直管,盘管,散热片等各种样式都属于本专利保护范围之内。在夏天气温交高时,可通过温控器设定制冷装置启动温度,由温度传感器9,将信号传达控制线路板8,控制制冷装置13启动,冷空气仍通过送风机11送到室内,降低室内温度,起防暑降温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涛,未经倪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