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00201417.3 | 申请日: | 2000-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428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2 |
发明(设计)人: | 吉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振欣 |
主分类号: | F16H1/16 | 分类号: | F16H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蜗轮蜗杆减速装置。
目前,公知的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基本采用阿基米德螺旋蜗杆和延长渐开线蜗杆,蜗轮的轮齿为凹面圆弧线齿形。它的优点是噪声小,传动比大,对负载设备可以起制动作用。但由于只有一组蜗轮蜗杆接触,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量受到一定的限制,负载过重时,蜗轮容易破碎造成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它不仅具有很强的承载能力,还能保证负载设备运转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减速器外壳内设置两个蜗轮,一个蜗轮装在蜗杆上端的输出轴上,另一个蜗轮装在蜗杆下端的副轴上,在副轴和输出轴的一端装有两个大小相等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两个蜗轮与蜗杆接触,在蜗杆力矩的作用下驱动副轴和输出轴旋转,副轴得到的转矩通过两个互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传给输出轴,使输出端得到所需要的传动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蜗轮与蜗杆的啮合量增大了一倍,提高了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减速器的分解图。
图2是减速器第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构造图。
图3是减速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减速器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5是减速器第二个实施例的侧面图。
图中1.蜗杆2.蜗轮3.传动齿轮4.副轴5.输出轴6.圆锥滚子轴承7.密封环8.调整垫圈9.轴承盖10.油封11.凸缘12.垫圈13.螺母14.开口销15.减速器壳16.减速器盖17.油标尺18.密封垫19.螺栓20.稳钉21.油镜22.通气孔
在图1中,蜗杆(1)为延长渐开线蜗杆,采用45#或40Cr钢材制造,表面需经热处理和磨销加工,以取得较高的硬度和光洁度。蜗轮(2)采用锡青铜材料浇铸成轮箍固定在轮轴上,蜗轮齿为凹面,与蜗杆的齿面间隙应在0.19mm~0.25mm之间,减速器外壳(15)与两侧的轴承盖(9)之间有10个厚度为0.2mm的调整垫圈(8)通过增减调整垫圈达到所要求的齿面间隙,根据蜗轮的直径和蜗杆上的螺旋条数得到所需要的传动比。副轴(4)输出轴(5)和两个传动齿轮(3)应在一个(用减速器壳制成的)工桩上进行装配,使两个蜗轮与蜗杆啮合,然后调整两个传动齿轮,使其互相啮合,将两个齿轮焊接在副轴和输出轴的轴颈上。减速器内需加入适量的齿轮油来润滑蜗杆(1)蜗轮(2)传动齿轮(3)和各部位的滚锥轴承(6)油面应浸没蜗杆,减速器盖(16)上面装有一个油标尺(17)减速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轴承盖(9)内配有两个油封(10),凸缘(11)的键管与轴承之间装有密封环(7)。
在图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两个蜗轮(2)受到蜗杆(1)的力矩作用,使输出轴(5)逆时针旋转,副轴(4)顺时针旋转,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3)把蜗杆驱动副轴的转矩传给输出轴。
在图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箭头表示减速器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传动方向,减速器盖(16)设在顶部,减速器盖上装有油标尺(17)
在图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减速器盖(16)装在减速器壳(15)的侧面,以减小减速器的体积。
在图5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减速器盖(16)上配有稳钉(20)和油镜(21)减速器顶部为圆形,上面装有通气孔(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振欣,未经吉振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14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