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塔无效
申请号: | 00200603.0 | 申请日: | 2000-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314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杨硕;文思仁;张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思仁;张万银;杨硕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B01D53/14;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逄京喜 |
地址: | 07275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尤其是一种除尘、脱硫效率高,节能,使用寿命长,安装使用方便的脱硫塔。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球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国际上有识之士呼吁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让人们生活在舒适洁净的环境之中。国际机构已将环境保护列入议事日程。我国也将环境保护作为国策之一,国家对环保已制订了一些法规,如对燃煤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必须净化合格后才允许排放到大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气除了烟尘污染环境之外,还含有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它严重地污染环境和毁坏农作物。
为满足净化烟气的需要,不少环保设备厂家生产了脱硫除尘设备。这些脱硫设备均安装在引风机前面,脱硫是在负压下进行,其不足是脱硫效果差,烟气通过脱水溶液的阻力较大,相应的能耗也较高。同时,潮湿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和烟道,对设备腐蚀极为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使用的脱硫除尘设备存在的脱硫效果差,烟气通过脱水溶液的阻力较大,相应的能耗也较高,以及潮湿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和烟道,对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尘、脱硫效率高,节能,使用寿命长,安装使用方便的脱硫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运用了冲击和旋风原理,设计了安装于燃煤锅炉除尘器的引风机后面使用的脱硫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塔包括反应室、补给水箱、进气口、排气口和排污闸门。与进气口相连的烟道下部位于反应室中。烟道下部设有长短不一的导流喷射管。导流喷射管的喷嘴呈一定的角度排列。反应室上部装有脱水板。与排气口相连的消旋器装于反应室的顶部。反应室的一侧设有观察孔。反应室的下部为一个斜面漏斗。斜面漏斗的底部设有排污闸门。
烟道下部的导流喷射管可以为高低两层。
对烟气进行脱硫除尘时,燃煤锅炉燃烧后排出的烟气先在引风机的吸力作用下进入吸尘器,由吸尘器将较粗颗粒的烟尘分离出来。剩余的含有细粉尘和二氧化硫的烟气,经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进气口和烟道进入反应室,并通过若干长短不一的导流喷射管,使烟气分布在反应室中脱水溶液的表面和里面。由于导流喷射管的喷嘴呈一定的角度排列,所以具有正压的烟气以较大的射力冲击脱硫水溶液和反应室中的空气,激起大量水花并快速旋转,使烟气和脱硫水溶液充分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脱硫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盐,达到脱硫目的。与此同时,还能脱除烟气中所含的多环芳香烃类致癌化合物。反应室中产生的杂物会从脱硫塔下部斜面漏斗的底部的排污闸门排出。反应室上部净化后的气流由于快速旋转和脱水板的作用,很容易使气水分离,凝聚的水便留在脱硫塔中。净化后的气体经消旋器进入烟囱排入大气。
脱硫剂可采用石灰乳或碱与水配成水溶液,脱硫效率与水溶液的PH值有关,PH值应及时保持在8-13之间。液面位置对脱硫效果也有一定影响。自动补水装置可使液面稳定在要求的位置。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塔安装在引风机之后,燃烧后的烟气是经引风机的出口以正压进入脱硫塔的,即烟气的脱硫除尘是在正压状态下进行的,因而烟气通过脱硫水溶液的阻力较小,相应能耗较小;同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塔时,是干燥的烟气通过引风机和烟道,对设备腐蚀小。该设备采用耐酸碱的不锈钢精制而成,耐腐蚀和耐磨性强。使用证明,该脱硫塔有二次除尘作用,烟气总除尘效率达98%,脱硫效率达80-9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塔的优点是除尘、脱硫效率高,节能,使用寿命长,安装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构造图。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脱硫塔包括反应室4、补给水箱3、进气口7、排气口8和排污闸门2。与进气口7相连的烟道6下部位于反应室4中。烟道6下部设有长短不一的导流喷射管5。导流喷射管5的喷嘴呈一定的角度排列。反应室4上部装有脱水板10。与排气口相连的消旋器9装于反应室4的顶部。反应室4的一侧设有观察孔11。反应室4的下部为一个斜面漏斗1。斜面漏斗1的底部设有排污闸门2。
烟道6下部的导流喷射管5可以为高低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思仁;张万银;杨硕,未经文思仁;张万银;杨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