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后轮脚踏杆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200568.9 | 申请日: | 2000-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登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钲尚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39/00 | 分类号: | B62J3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史欣耕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后轮 脚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后轮。
现有自行车后轮脚踏杆如图1、2所示:于后轮10的中心轴12上穿套一后轮脚踏杆20,后轮10的后叉端11两侧均各凸设一带外螺纹段的中心轴12并用一垫圈13、螺帽14锁固于后叉端11的两侧上,使后轮10齿盘、链条定位;脚踏杆20为一中空圆柱体,前端面有一抵挡面21,抵挡面21有一中心孔22,脚踏杆20后端面形成一螺结槽孔23;组合时,先拧下螺帽14,脚踏杆20穿套中心轴12上,螺帽14套入螺结槽孔23并锁固,这种结构的缺点是:
1、这种组合方法,会使事先定位好的前、后齿盘因螺帽14的旋下,产生间距移位,进而使链条因齿盘的移位而产生松紧度不合适,螺帽14再次锁结时,需重新调整链条的松紧度,否则,骑乘及搭载有造成危险的可能;
2、即使组合时,链条等松紧度已调整合适,但是在脚踏骑车过程中,这种螺帽14,亦易发生松脱,进而使脚踏杆20产生松动,也对骑车者造成有产生不安全的隐危。
3、由于脚踏杆20是穿套于中心轴12上的,所以,于骑乘过程中,脚踏于脚踏杆20上,使其受着压松交替的反复受力,也会造成松动,从而造成隐危;
4、当不需使用脚踏杆20作拆卸时,需将螺帽14重新锁迫于后叉端11处,既繁琐,又会造成间距不合适产生的不良后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过程中可以避免齿盘、链条松动移动且组合较为简便的自行车后轮脚踏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自行车后轮脚踏杆装置,其于自行车后轮的中心轴套一脚踏杆,脚踏杆锁固于中心轴上,后轮的后叉端两侧均凸设一中心轴,且后叉端两侧均各利用一垫圈配合一螺帽经中心轴而锁固于后叉端两侧;脚踏杆呈一中空圆柱体,并端面有一抵挡面,后端面形成一螺结槽孔,其特征是:脚踏杆的抵挡面中央凹设有一与后轮的螺帽同角数边数的多角多边形卡掣槽,且该卡掣槽中央贯设有一透孔;脚踏杆利用透孔穿套于中心轴上,且卡掣槽与螺帽相卡掣,再利用一锁结螺帽由脚踏杆的螺结槽孔穿入,使脚踏杆与后轮锁固成一体。
上述设计,达到了具有安全性、装拆简便而且避免了各齿盘移位产生松脱的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实施例再作进一步说明。
图1现有自行车后轮脚踏杆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2现有自行车后轮脚踏杆装置松脱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4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图。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自行车后轮30的中心轴套32一脚踏杆40,脚踏杆40锁固于中心轴32上,后轮30的后叉端31两侧均凸设一中心轴32,且后叉端31两侧均各利用一垫圈33配合一螺帽34经中心轴32而锁固于后叉端31两侧;脚踏杆40呈一中空圆柱体,前端面有一抵挡面41,后端面形成一螺结槽孔44,其特征是:脚踏杆40的抵挡面41中央凹设有一与后轮30的螺帽34同角数边数的多角多边形卡掣槽42,且该卡掣槽42中央贯设有一透孔43;脚踏杆40利用透孔43穿套于中心轴32上,且卡掣槽42与螺帽34相卡掣,再利用一锁结螺帽50由脚踏杆40的螺结槽孔44穿入,使脚踏杆40与后轮30锁固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可得到下述效益:
1、组合时,无需事先拧下螺帽,不会产生各齿盘移位、松脱的危险;
2、不需事先拧下螺帽,使组合带来了方便、简易的效果;
3、利用多角多边形卡掣槽卡掣螺帽,避免了脚踏杆产生松脱的隐危;
4、拆卸时,仅需将螺结槽孔内的锁结螺帽拧下即可,不需事先拧下后叉
端的螺帽,亦不会造成齿盘、链条移位松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钲尚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钲尚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工具打滑的握柄装置
- 下一篇:染发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