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筒式抽油泵无效
申请号: | 00200416.X | 申请日: | 200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017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鲁广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广立 |
主分类号: | F04B47/02 | 分类号: | F04B4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4570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筒式 抽油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筒式抽油泵。
现各油田处于采油阶段时的链条式抽油机和游梁式抽油机配置是常规整筒式抽油泵,它们的基本构成是由接箍、泵筒柱塞体、固定阀组成,其缺陷是:在采油过程中易出现砂卡,杆柱脱落,定向磨损、寿命短。
常规整筒式抽油泵固定阀为整球起落式,其运动方式决定要消耗一定能量用来打开固定阀球,使其始终离开球座,方能使原液进泵腔;当柱塞下落使液压力增大,而球却不能迅速回落密封,这样使泵筒内的原液有一部份回落井身中,这部分回程损失在每一个冲程中都有,相对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泵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磨损、防止砂卡、提高寿命、增加泵效的整筒式抽油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整筒式抽油泵,由上接箍、泵筒、光杆柱塞体、下接箍、固定阀构成,在柱塞体与抽油杆连接之间置有带动柱塞体在往复运动中又作旋转运动的凸轮式旋转器,固定阀置阀球位置处固定一半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凸轮式旋转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凸轮式旋转器的旋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光杆柱塞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半球固定阀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接箍1、泵筒2、凸轮式旋转器3、光杆柱塞体4、下接箍5、固定阀6组成。
上下接箍1、5、泵筒2采用现有技术,此处不再累述。
凸轮旋转器3的结构如图2所示,由上接头301、驱动销302、限位销303、轴套304、旋轴轴305、下接头306构成;其关键部件为旋转轴305(如图3所示,其为旋转轴0度翻转到180度的结构示意图),在旋转轴上开有封闭曲线的凹槽,驱动销302固定一端在动套的外壁上,另一端置于旋转轴的旋转道中。
如图4所示,光杆柱塞体4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在工作段的前后位置处箍有特殊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上、下密封环401、402,该密封环耐磨,遇热膨涨,其作用是增加了泵筒的内压,又有效避免任何异物与杂质进入柱塞工作段,杜绝砂卡。在光杆柱塞体的前后两端设有刮砂环403、404,它是在光杆柱塞体上直接切成一定深度的斜环槽,使得在抽吸过程中把集附在泵筒和柱塞间的杂质刮下,被抽吸到油管中排到地面。
固定阀6是对原现有技术的固定阀做了关键部件的改进,现有技术中的整球起落方式改为半球翻转式运动方式,如图5所示,在球阀安置处设有球座601、球阀支架602,半球603通过限位轴604固定在固定阀罩605上。
工作原理:
1、当抽油机启动,抽油杆带动旋转器上行,则旋转器动套的驱动销,沿着旋转器旋轴轴上的旋转道漫漫滑行,旋转轴在驱动销的驱动下迫使旋转轴作均匀的旋转运动旋转角度为180度顺时针。此时柱塞在旋转轴的带动下,在缓慢的旋转同时上升,在此同式固定阀开启,原液吸入泵筒。
2、当柱塞上升到上死点时,在柱塞抽油杆的重力作用下开始下行,而旋转器的动套也开始下行,在驱动销的作用下,沿着旋转轴的反向滑动,仍是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向下滑行,在此同时固定阀关闭,泵腔内的原液,迅速将游动阀推开,原液顺着柱塞腔进入油管,这样的往复运动,逐步将原液抽吸到地面。
3这样不停地往复运动过程中,积存在泵筒和柱塞间的杂质和异物便被刮砂器刮下,随原液被抽吸到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解决了现有常规整筒式抽油泵砂卡,定向磨损,杆柱脱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翻转式半球阀由于球重仅为常规整球重量的一半,而且借助限位轴的杠杆作用,使半球可迅速打开、迅速关闭,这样即节约了能量又防止了回程损失,节能且提高了泵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广立,未经鲁广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4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商品真伪的IC卡
- 下一篇:一种婴儿服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