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给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00371.6 | 申请日: | 200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鹰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3/08 | 分类号: | D07B3/08;D07B7/06;H01B1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自动给线装置,尤指一种绞线机的自动给线装置。
绞线机的给线装置牵涉到线材张力、启动给线、停机与断线刹车等技术,并且须注意整体装置组合性,实不易全部兼顾。
习用自动给线装置是以一由电动机经磁力联轴器驱动的线盘轴装设线盘,线盘轴以一确动皮带与刹车盘联接,刹车盘的周侧装设一条刹车带,刹车带一端固定于机台上,一端藉由拉杆与机台上方的刹车杠杆连接,而杠杆的动作则以给线的张力控制,当给线张力增加时杠杆会驱使刹车带放松以减少其与刹车盘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增加线盘轴的给线转速,给线张力减小时则恰与前述相反,当相对的入线停止或断线而使张力消失时,刹车带即将刹车盘锁死,连带的线盘轴被固定而停止给线,电动机则照常运转。
该线盘轴端直接组合磁力联轴器、电动机,因此长度方向空间无法缩减,再加上刹车盘皮带轮位于另一转轴上,以致整体组合配置不够精简,占用空间,不易达到规格化机型。
而本实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结构更精简的自动给线装置,可提高整体传动力,并且刹车机构的刹车带能随给线张力变化而控制松紧,而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给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给线装置的横式框架枢接支持于左、右转盘的中心轴,在该左、右转盘外周锁接绞线板,待绞线则经导轮及刹车释放机构的刹车线轮以送出已绞线;以传动机构的磁力联轴器连接线盘轴,该线盘轴端设有刹车盘,刹车盘外周设有刹车带,刹车带一端固定于横式框架,另一活动端则接合于杠杆组一端;该杠杆组包括分别含有中央支点的第一及第二杠杆,该第一、二杠杆分别由两个杆片所构成,该第一、二杠杆的对接端以枢接销配合长圆孔活动枢接,第一杠杆另端接合一拉伸弹簧及绕过刹车释放机构卷轮的钢线,第二杠杆另端则接合弹性装置,并接合上述刹车带的活动端。
所述的自动给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动机构的磁力联轴器的前、后主动盘间可设有一被动盘,该主动盘圆周分布设置相对的磁铁,被动盘与磁铁相对的位置则设铜环片,此前、后主动盘以多数螺栓与被电动机所带动的皮带轮锁合成一体。
所述的自动给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释放机构是以轴承座支持一横向的支轴,在支轴一端固设该卷有钢线的卷轮,而钢线另一端则连接上述第一杠杆,在支轴另一端固设一曲柄轴,曲柄轴上枢套该刹车线轮,以待绞线绕过该刹车线轮。
所述的自动给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释放机构的卷轴上可固设一径向件,于该径向件外侧相对处设有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能够随给线张力而控制刹车带松紧,配合更有效率的传动机构使整体给线装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
本实用新型将配合以下附图所示实施例加以说明,图式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刹车机构放大立体图。
图4为图1的刹车线轮及其他相关构件的放大图。
图5为图1刹车机构处于放松状态。
图6显示图1的刹车机构处于断线时完全刹车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1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放大图。
首先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给线装置将L形横式框架22枢接支持于左右转盘20、21的中心轴23、24。在该左、右转盘20、21外周之间锁接绞线板25、26,两待绞线27、28经导轮29、30、刹车线轮31、绞线导轮32、绞线板25、导轮33送出已绞线。
如图2、3所示,位于线盘50一侧线盘轴52上的刹车盘51设有一刹车带60,该刹车带60固定端61固定于横式框架22,另端(即活动端)62则接合于杠杆组之一端。该杠杆组包括第一杠杆70及第二杠杆80,第一杠杆70包括两分开的第一杆片71及第二杆片72;第二杠杆80的两构成杆片81、82一端互相并合插入第一杠杆70的第一杆片71及第二杆片72之间,并于此对接端以枢接销73配合长圆孔83予以活动枢接,该第二杠杆80的另端则配合一弹性装置85接合连动前述刹车带60的活动端62。而第一杠杆70的另端则接合另一拉伸弹簧75,并以第一杆片71的另一延伸部76连接卷设于卷轮36的钢线35,如图4所示,卷轮36的支轴34端以曲柄轴38连接一刹车线轮31。本实施例刹车释放机构以轴承座37支持转动自如的支轴34,而支轴34外周设有径向件39,以相对控制一微动开关40(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鹰企业有限公司,未经达鹰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