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方向把手无效
申请号: | 00200363.5 | 申请日: | 200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1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赖再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再雄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方向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乘者驱动轮式车辆部件,特别是一种通用方向把手。
目前自行车已由早期纯代步的交通工具演变成多用途且专业化的不同用车,如都会车、休闲用登山车、越野车及竞技场上的赛车。然而,无论那一种自行车均包括车身、轮胎、把手、变速系统等。根据不同的用途,其把手则具有呈平直形、弯曲形、或U字形等各种形式的把手。通常每一种把手均只能供单一机型使用。故其制造及设计就必须根据不同车型而呈多样化,从而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亦令使用者无选择的余地,使用单一的把手,其方便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制造成本、使用方便的通用方向把手。
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龙头上的主支架;主支架两端具有略朝前弯弧并作为握持部的接头;主支架以两接头分别组设作为握持部的弧段及两弯折段,组接后的本实用新型呈近圆形。
其中:
主支架包括横设的连接杆及组接于连接杆两端的两个接头;连接杆两端设有插接部;接头设有与连接杆插接部相对应并插接的内插孔;连接杆以其两端插接部与两接头内插孔插接,并以穿过两者的螺丝锁固。
主支架接头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插孔;弧段两端设有与两接头上后插孔相对应并插接的插接部;弯折段一端为设有与接头前插孔相对应并插接的插接部的结合部;弧段以其两端插接部与两接头后插孔插接,并以穿过两者的螺丝锁固;两弯折段分别以其插接部与两接头的前插孔插接,并以穿过两者的螺丝锁固。
弯折段自结合部朝前、内延设上翘45°的斜握把,并自斜握把朝前、内延设上翘25°的端握把。
两弯折段可左右对调并将主支架翻转安装于龙头上,使主支架的连接杆呈朝下弯状。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组设于龙头上的主支架;主支架两端具有略朝前弯弧并作为握持部的接头;主支架以两接头分别组设作为握持部的弧段及两弯折段,组接后的本实用新型呈近圆形。本实用新型组装后,形成形状似圆形。使用时,乘骑者可双手握持接头、弧段、斜握把或端握把骑行,使其至少具有四个以上握持方法及位置,基本上接近并涵盖了都会车、休闲用登山车、越野车及赛车方向把手的握持方法及位置,即本实用新型以单一的设计及产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乘骑者亦可以自己习惯的方式及位置进行操作,除可供不同类型自行车组设共用,以形成多用途的自行车把手外,方便消费者选用;消费者亦可视需要或习惯自行拆换,不仅降低制造成本,而且使用方便,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手握接头时)。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手握弧段时)。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手握斜握把时)。
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手握端握把时)。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手肘抵靠弧段时)。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侧视图(主支架连接杆朝下时)。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主支架连接杆朝下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支架1、弧段2及两弯折段3。
主支架1包括横设的连接杆11及组接于连接杆11两端的两接头12。连接杆11恰可穿过龙头支架4前的套合段41处并供锁固,其两端设有带穿孔111’的插接部111。接头12呈T形,其内侧端设有与连接杆11插接部111相对应并插接的内插孔121,其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插孔122、123。并于内、前、后插孔121、122、123处分别设有穿孔124、125、126。
弧段2呈弧状,其两端设有与主支架1两接头12上后插孔123相对应并插接的插接部22,并于插接部22上设有与后插孔123处穿孔126相对应的穿孔22’。
弯折段3一端为具有与接头12前插孔122相对应并插接的插接部311的结合部31,并于插接部311上设有与前插孔122处穿孔125相对应的穿孔311’。自结合部31朝前、内弯弧延设上翘45°的斜握把33,并自斜握把33朝前、内延设上翘25°的端握把3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再雄,未经赖再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枢轴装置
- 下一篇:用于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筑的体外预应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