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支撑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00123.3 | 申请日: | 2000-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4109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雅萍 |
主分类号: | A47C7/54 | 分类号: | A47C7/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扶手 支撑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扶手支撑架结构,尤指一种可调整扶手左右两侧旋幅角度的支撑架结构,藉由支撑架结构的设置,使得座椅扶手的旋幅角度更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要。
在一般的座椅扶手支撑架结构中,有一呈L型的支撑架1(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是在该垂直部11上设置有一调整排孔111,藉以对应组装该扶手的高度调整装置(图中未表示)。而水平部12上则设有若干限位孔121,藉限位孔121的设置,使得支撑架1能对应组装在椅座上。由于传统的座椅扶手是对应组装于支撑架1上,该支撑架1的结构是呈L型的固定形态,故传统的座椅的扶手只可通过调整排孔而进行高低度的调整,但是水平度的调整则无法进行,故对于某些使用者的手肘必需长时间抵靠座椅扶手之上时,无法作水平度调整的传统支撑架结构,使得这些座椅的使用便利性相形减少,而难以确实达到符合使用者实际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座椅扶手支撑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支撑架是由垂直部及水平部、弹性垫片及定位件所共同组成,该垂直部及水平部的一端设有调整排孔及限位孔;其特征在于:该垂直部的另一末端是向垂直方向延设有一衔接段,该衔接段上与水平部的另一端对应形成有铰接孔,并在该铰接孔的周缘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凸块及凹槽,还在衔接段的上方依序设置有水平部及弹性垫片,并藉一定位件将弹性垫片及两铰接孔穿设定位,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可成为一具有左右旋幅的摆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藉由支撑架的垂直部的衔接段所形成的凸块及凹槽对应水平部一端缘上凸块及凹槽的卡掣,并藉弹性垫片及定位件的对应组合铰接,使得支撑架的垂直部可以进行一左右旋幅的角度调整,进而使得座椅扶手在使用时更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而为一确实符合人体舒适工程学的结构设计。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达成功效,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作图;
图4是传统支撑架的结构图。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座椅扶手支撑架结构,该支撑架2是由垂直部21、水平部22、弹性垫片23及定位件24所共同组合而成;其中:该垂直部21是在其一边的适当处设有调整排孔211,在另一端的末端缘向其垂直方向处延设一衔接段212,在衔接段212的末端适当处凿设有一贯穿的铰接孔213,在铰接孔213的周缘上衔接段212处等距间隔有凸块214及凹槽215。该水平部22为一预定造形的设计,在一端上设有若干限位孔221,而另一端面上则在适当处设有一铰接孔222,在铰接孔222的周缘上则等距形成若干凸块223及凹槽224。
组装时(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水平部22对应设置在垂直部21衔接段212的上方,在该水平部22的铰接孔222上方组装有一弹性垫片23,再通过定位件24穿过弹性垫片23及铰接孔222、213中,使得水平部22的各凸块223对应垂直部21的凹槽215中,而该凹槽224则对应该凸块214为一嵌设状,使得垂直部21可以与水平部22组装成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2。
使用时,使用者可依个人实际所需对座椅扶手进行左右旋幅的调整,将支撑架2的垂直部21对应定位件24作一适当角度的旋转(再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使该凹槽215、224对应凸块223、214相互嵌合,而当旋转动作时,该弹性垫片23则依各凹槽215、224及凸块214、223的不同程度卡掣而作一适当的弹性抵掣;从而形成座椅扶手支撑架可以进行多段旋幅角度的变化,让座椅扶手的使用能更确实地为使用者所需求,从而形成满足人体舒适工程学考虑的结构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雅萍,未经吴雅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1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