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切换式电池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137727.2 | 申请日: | 200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61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呈;许文冠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台湾省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 电池充电器 及其 充电 方法 | ||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池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由于电能在使用上污染性小,转换成其他型式的能量效率高,故可视为一种可携带电源(PowerSource),因此普遍受到欢迎,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计算机、时钟、呼叫器、随身听、电剃刀、手电筒、照相机等都需由电池提供电源。一般常用的干电池,例如水银电池及碱性电池,由于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故废弃的干电池已成为严重的环保问题。
有鉴于此,目前已发展出一种可充电电池,它可经由再充电而重复利用,以符合环保标准及经济利益。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包括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铅蓄电池及锂电池。
在一般的充电过程中,由于电池温度随着充电时间增加而提高,会产生电池液泄漏的现象,此外,过度充电还会对电池产生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当未充电时或充电达到一定程度时把电池充电器的插头拔掉,但是这种方法相当不便,因此,目前大多采用达到预设电压值及/或预设充电时间会自动停止充电以保护电池的方法。
常用的电池通常依照尺寸不同而分为四类,标准型号为AAA、AA、C及D,其长度及直径从大到小依次为:D型、C型、AA型及AAA型。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于同一时间内使数个相同/不同尺寸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目前已发展出一种具有数组充电单元的电池充电器组件,它是预先设定好电池容置部尺寸(长度及宽度均不同),以对各种型号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以最多可同时对四个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池充电器为例,就需设计出包括四个AAA、三个AAA与一个AA、二个AAA与二个AA、一个AAA与三个AA及四个AA等五种电池充电器的款式,供消费者选择,当然,若考虑可充电电池数目及种类的多样化,则电池充电器的款式必须更多,这相当不符合经济效益且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此外,针对不同型式的可充电电池充电的电池容置部大小必须具有不同的设计,且正负极接触区的距离也不相同,故整个电池充电器组件的外型相当不美观。
为克服上述缺点,使电池充电器组件的电池容置部均为单一规格,目前已发展出一种利用弹簧伸缩来调整符合充电电池尺寸的可调整型式电池充电器,图1(a)、图1(b)为传统的利用弹簧伸缩调整符合充电电池尺寸的可调整型式的电池充电器的立体图,这种充电器的结构包括一本体11、一电池容置部12、一正极接触区13、一调整杆14。在正常情况下,调整杆14在弹簧16拉力作用下定位于接近正极接触区13的位置,恰可容纳AAA型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若欲对AA型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则需将调整杆14往远离正极接触区13的方向拉开,形成如图1(b)所示的情形,此时再将欲充电的AA型电池放入电池容置部12后,即可形成通路,进行充电。此方法虽可达到同时对AAA及AA二种不同型号的电池进行充电的效果,但是,其缺点在于:(一)为了在正常状况下可使AAA型定位在电池容置部12上,以便进行充电,弹簧16必须具有足够的拉力,而过大的拉力造成当对AA型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必须施加很大的力量才能拉开调整杆14,故相当不方便;(二)此种充电器经长期间使用后,容易发生弹簧16弹性疲劳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往后对AAA型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因为弹簧16因弹性疲劳而失去部分拉力后,便不易使AAA型可充电电池固定在电池容置部12上。
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借助调整充电器的切换器以便同时针对不同尺寸电池进行充电的电池充电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式电池充电器组件,用以同时针对不同尺寸的电池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出一种可切换式电池充电器的充电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可切换式电池充电器,其特点是,它包括:一本体,它由绝缘材料构成;一电池容置部,它位于所述本体上,嵌置并定位一可充电电池;一电极接触区;以及一切换器,所述切换器上设置一金属接触片,以调整所述切换器的方向使所述金属接触片及所述电极接触区与所述可充电电池形成电连接,从而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7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