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像素间彩色不均匀性进行补偿的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137057.X | 申请日: | 200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冈崎纪彦;林纪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慰民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彩色 不均匀 进行 补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屏幕,由像素矩阵规定,在该屏幕上,由图象输入信号表示的图象有待显示;
第一发光元件,为各个像素提供一个,各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受驱动在相应的一个像素内形成第一色的光;
第二发光元件,为各个像素提供一个,各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受驱动在相应的一个像素内形成区别于第一色的第二色的光;
一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对图象输入信号产生响应,控制各个所述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的驱动,在所述屏幕上形成图象,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驱动各个像素内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从视觉上将第二色的光与相应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产生的第一色的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从而将像素之间第一色的光的色度差降到最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也驱动各个像素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从视觉上将第一色的光与相应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产生的第二色的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从而将像素之间第二色的光的色度差降到最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发光元件,为各个像素提供一个,各个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受驱动产生与第一和第二色不同的第三色光,其中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按照一定亮度比例驱动各个像素内的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将相应一个第一发光元件产生的第一色光的色度与参考值的偏移降到最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第一色,第二色,第三色为红绿蓝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发光元件由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响应图象输入信号,发出参考脉冲信号,每个信号是为驱动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元件,按照图象输入信号规定的亮度,发出第一色的光,各个参考脉冲信号的宽度由相应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光的持续时间限定,高度为驱动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的电流值的函数,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将校正系数存储其中,各个校正系数用来基本补偿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光的色度与参考值的偏移,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为产生第二色光,还根据加到相应一个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校正系数,产生校正脉冲信号,由此将像素之间第一色光的色度差降为最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发出校正脉冲信号,各个校正脉冲信号的宽度基本与相应一个参考脉冲信号的宽度一致,其高度取决于相应的一个校正系数,该校正系数是该光的色度与参考值偏移的函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发出校正脉冲信号,各个校正脉冲信号的高度基本与相应一个参考脉冲信号的高度一致,其宽度取决于相应一个校正系数,该系数是该光色度与参考值偏移的函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相应一个参考脉冲信号输出相关的给定时间序列内,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输出各个校正脉冲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校正各个参考脉冲信号,这样基本消除相应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光的亮度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别。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响应图象输入信号,产生参考脉冲信号,各个参考脉冲信号是为驱动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元件按照图象输入信号规定的亮度发出第一色光,各个参考脉冲信号的宽度由相应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光的持续时间限定,高度是驱动其中一个第一发光元件的电流值的函数,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将校正系数存储于其中,该系数是用于基本补偿各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的色度与参考值的偏移,发光控制电路根据加到相应一个像素内的所述第二和第三发光元件上以产生第二和第三色光的校正系数,产生校正脉冲信号,由此从视觉上将第一色的光偏移到第二和第三色,将像素之间的第一色光的色度差降为最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控制电路校正各个参考脉冲信号,这样基本消除相应一个第一发光元件发出光的亮度与目标值之间的差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70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