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氨基酚衍生物的化妆品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00135960.6 | 申请日: | 2000-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V·彻瓦利尔;M·奎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雅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7/48 | 分类号: | A61K7/48;A61K7/1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崇德,杨丽琴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基 衍生物 化妆品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含有氨基酚衍生物的组合物,特别是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还涉及溶解氨基酚衍生物的方法。
多年来,为寻求具有良好功效的无害局部脱色物质已投入了大量努力。
寻求这些物质是用于治疗由黑素细胞机能亢进引起的局部色素过度沉着,如在孕期出现的特发性黑斑病(“孕斑”或黄褐斑),或采用雌激素避孕引起的特发性黑斑病,由良性黑素细胞机能亢进和增殖引起的局部色素过度沉着,如认为是光化斑的老年斑,可能由日晒诱发的过敏或损害后瘢痕形成引起的偶发性色素过度沉着或脱色素,以及某些白斑病(如白癜风)。对于后者(其中瘢痕形成作用造成的疤痕会令皮肤颜色较白和出现白斑),损伤皮肤不能再着色,则应对其余正常的皮肤部位进行脱色,以使皮肤整体达到均匀白皙的肤色。
现有技术中已采用多种脱色剂。具体说,本申请人证明某些氨基酚衍生物即使在较低浓度下也能抑制黑素生成,不会表现出任何细胞毒性。这些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见于专利申请WO99/10318。
这些化合物是含与氮原子相连的较长或较短烃基链(优选烷氧羰基链)的氨基酚。其缺点在于其仅少量溶于或完全不溶于水。对于短链烃基化合物,将其加入化妆品组合物需要将其溶于水-醇溶液中,但在组合物用于例如眼周部位时这是不宜的。此外,应注意水-醇凝胶会将这类化合物限制在其网状结构中,从而限制其在马耳皮基氏表皮内分散。
长链烃基化合物因其硬脂胀性而不溶于油,其在水中有重结晶倾向。在专利申请FR-99/09663中将其加入脂囊泡的双层间,以使其易于配制入美容产品中。但加入过程的实施有时会很复杂。
仍需要能将这类氨基酚衍生物简单地溶于生理适用的介质中,使其在用于皮肤或头皮时的不适感最低,并且易于应用。此外,需要这类化合物的溶解量应足以适于美容或皮肤病学应用,同时这类化合物不会重结晶,含有这类成分的组合物也不会丧失稳定性。其原因是该不稳定性会造成这些组合物的功效或多或少丧失和/或其外观发生变化,这会造成用户不愿使用的风险。
但本申请人目前发现这类氨基酚衍生物可溶于某些烷氧基化脂肪酸多元醇酯和/或烷氧基化脂肪醇中。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目的)是一种组合物,其中在生理适用的介质中含有一种非囊泡形式的加溶化合物,其选自:
(a)脱水山梨醇烷氧基化脂肪酸酯,
(b)烷氧基化氢化蓖麻油,和/或
(c)烷氧基化脂肪醇,
以及至少一种下式所示的氨基酚衍生物:
其中R选自下式(a)、(b)或(c)所示的基团:
(a)-CO-NR1R2
(b)-CO-O-R3
(c)-SO2-R3
其中:R1为H或直链或支链饱和或不饱和的可任选羟基化的C1-C6烷基,R2为H或选自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环状或支链的可任选羟基化的C1-C30烷基,并且R3选自饱和或不饱和、直链或环状或支链的可任选羟基化的C1-C30烷基。
本发明的主题(目的)还包括至少一种上式(Ⅰ)所示的氨基酚衍生物的溶解方法,其中包括将其与至少一种上述加溶剂混和的步骤。
上述式(Ⅰ)的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于专利申请WO99/10318,其中提出的内容结合在本发明中作为参考。其中特别包括对氨基酚衍生物,其优选实例有N-胆甾醇基氧羰基-4-对氨基酚和N-乙氧羰基-4-对氨基酚。
脱水山梨醇烷氧基化脂肪酸酯适用于本发明,优选烷氧基化脱水山梨醇单酯,优选其由含8-3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制成,如烷氧基化(20EO)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和烷氧基化(20EO)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烷氧基化氢化蓖麻油适用于本发明,优选例如含7-60个氧化乙烯单元的烷氧基化氢化蓖麻油,优选含40-60个氧化乙烯单元。
适用于本发明的脂肪醇优选乙氧基化和/或丙氧基化脂肪醇,优选饱和的适于含8-30个碳原子的含烃链。烷氧基化脂肪醇的实例包括乙氧基化(20EO)丙氧基化(5PO)鲸蜡醇、含4或23个氧化乙烯单元的乙氧基化月桂醇,以及含20个氧化乙烯单元的乙氧基化鲸蜡醇和硬脂醇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雅公司,未经莱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59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