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34198.7 | 申请日: | 200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0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英格·许特;奥托·克兰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汤姆森-布兰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H01Q3/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进桂 |
地址: | 联邦德国菲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无线 电信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与无线网络链接的装置。本发明基于装备有天线的装置,该天线接收来自网络的无线电信号,天线信号被发射至调谐器,最后被馈送至信号估算电路。信号估算电路测定接收场强。
在建立以无线为基础的网络(“无线网络”)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是,由于墙壁,天花板和物体的反射,房间里的场强分布是高度不均匀的。这可能导致在接收天线位置上所接收到的信号是严重的衰减了的,而在仅仅是几厘米外的地点它倒能没有任何衰减地被接收。这类网络可能被用来例如进行用户电子设备的连网。
在现有技术中知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不用单个天线,而是用两个天线,它们彼此之间有规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较高场强的信号或来自两个天线的信号总和被估算。尽管如此,仍有可能两个天线被定位的点上在特定时间场强太低。例如,有可能从正在接收信号的,而且该信号也还可以的第一天线切换至第二天线,但第二天线的信号甚至更弱。为此,从一个天线向另一个天线的切换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即适当的支援装置已经确定:用另一个天线接收效果更好。因此,不可能在常规接收操作期间转接天线,即使由于例如人在房间内走动而导致接收场强的急速变化所需要的。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它的接收质量优于现有技术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的装置可达到这个目的。
驱动单元可以便利地被配以能允许天线在平面内移动的导引装置。在设计方面,导引装置做成旋转台的形式,例如是一个圆环,这是特别简单的。在圆环的外周面可提供以齿系统,其中啮合有驱动马达的驱动小齿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导引装置可以是导轨的形式,能在直线方向上移动。导轨的导引方向彼此成直角是特别方便的。使用这种装置,天线就可能在导轨移动范围内进行任何所希望的移动。导轨通过主轴被驱动特别方便。
为了保证即使天线在单个旋转方向连续移动不会导致天线电缆被拧开,比较便利的方法是通过发射机从移动天线向固定位置的电路部分发射天线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确定一种方法,将移动天线微调至接收场强较高的位置。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房间里的场强分布;
图2表示装置中移动天线的安排;
图3a和3b表示从上面和侧面所视的移动天线的一个实施例;
图4a和4b表示从上面和侧面所示的移动天线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表示估算接收场强和控制天线移动的电路方块图。
图1所说明的是在房间中大小为25×50cm的区域内场强测量的结果,也就是说图1所示的方格具有近似3cm的方格坐标尺寸。图1中的参考标号2所指示的亮区表示场强较高的区域,而参考标号3所指示的暗区则表示场强低的区域。信号衰减之间的关系和各灰度级从图1下部的条纹可以看出。图1清楚地表明:存在着信号能无衰减地实际接收的区域,而在别的区域信号则被严重地衰减。在这种情况下,衰减严重的区域是形成邻接的条纹,这些条纹包括衰减低的区域。测量是在2.4千兆Hz频带的条件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些观察到的条纹之间的间隔近似地相应于信号的实际波长。这个图表示这是可能的:即当采用装备两个可转换的天线的装置时,两个天线都处于信号只能被微弱地接收的区域。另一方面,图形清楚地表明:存在着高接收场强的高概率区域,处于只能以低场强接收的区域的最邻近处。本发明正是利用这个事实。
图2概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装置,以参考标号4作总体标示。装置4被容纳主板7的外壳6包围。天线8也安装在外壳6中的移动底座上。在这种情况下,天线的调节动程不需要大于无线电信号的大约一个波长,也就是说,在以千兆Hz频带操作的网络中,近似几个厘米的调节动程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如从图1也可以看出的,天线只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是不够的,因为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直线移动随机地沿着接受场强低的条纹进行。因此,天线必须可以在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上移动,这是因为任何给定的移动都可以由两个移动方向彼此成直角地直线移动合成。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天线沿一个圆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汤姆森-布兰特有限公司,未经德国汤姆森-布兰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4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阴极射线管荧光面形成用的曝光装置
- 下一篇:移动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