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锦纶-6抗菌纤维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34150.2 | 申请日: | 200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7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栾凤祥;杨继禹;李伟;祖贵暖;赵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发博纺织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02 | 分类号: | D01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锦纶 抗菌 纤维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纤维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锦纶-6抗菌纤维及其制作方法。锦纶纤维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它以其特有的高强度、高弹性、染色性优和悬垂性佳等服饰性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的纤维之一。但是,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常规产品不能满足人类对舒适、卫生、健康的服饰制品的追求以及国防、军警、建筑、医疗和其他特殊行业对纺织装备的需求。目前,为了使锦纶纤维具有抗菌性,中国纺织大学在“锦纶抗癣纤维的研制”一文中公开了一种将锦纶-6切片与AT抗菌剂共混纺成丝,制成锦纶抗癣纤维的方法,但是,其产品该纤维仅具有抗癣功能,不具有广谱抗菌功能。“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15(2):82-85)也曾公开过“抗菌性锦纶纤维和袜子的研究”一文,其内容为将金属络合物与锦纶结合混纺,制成抗菌性锦纶纤维和袜子,这种纤维的服饰性差,不适宜用于制作衣着服饰。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锦纶纤维优良的服饰性和广谱抗菌性能的锦纶纤维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内容分为两部分:
一,抗菌功能母粒的制备:
1,制备功能粉体;将粒度为(80-100)nm的银系广谱抗菌粉混合,制成功能粉体。
2,活化功能粉体;将功能粉体放入烘箱内,在(110-180)℃温度下进行干燥活化。
3,将干燥后的功能粉体与载体切片—锦纶-6切片,分散剂—高分子蜡,偶联剂-SI 900,抗氧剂-B215,粉体分散剂-TiO2按下列比例混合;其重量比为:
功能粉体∶载体切片∶分散剂∶偶联剂∶抗氧剂∶粉体分散剂=
0.5∶78.5∶0.1∶0.1∶0.2∶0.5;
混合物经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
4,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进入挤出机,在(230-300)℃温度下,螺杆熔压为(2-6)Mpa的条件下挤出造粒,即得到抗菌功能母粒。
二,锦纶-6抗菌纤维的制备
将抗菌功能母粒与锦纶-6切片按照以下重量比混合;
抗菌功能母粒∶锦纶-6切片=1∶(5-10);
将混合物加入锦纶高速纺设备中,在螺杆温度为(230-300)℃,螺杆熔压为(2-6)Mpa的条件下,采用(3800-4800)m/min的纺丝速度进行纺丝,绕丝,即为锦纶-6抗菌纤维。
本发明在抗菌功能母粒中采用纳米级的无机物抗菌功能粉体和抗菌功能母粒与锦纶-6切片的混合技术,突破了物理团聚性和分散性。使得混合物不仅具有抗菌功能,同时具有锦纶-6的优良特性,可以进行高速纺丝,制得锦纶-6抗菌纤维。所得的锦纶-6抗菌纤维是具有优良的服饰性和广谱抗菌性能的,超细的锦纶纤维。
实施例:
将粒度为90nm的银系广谱抗菌粉混合,制成功能粉体。取1kg功能粉体放入烘箱内,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4小时后取出。将该功能粉体加入高速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并按以下重量比陆续将各组分加入高速搅拌机内;
锦纶-6切片:78.5
分散剂高分子蜡:0.1
偶联剂-SI900:0.1
抗氧剂-B215:0.2
粉体分散剂-TiO2:0.5
经充分搅拌混合,活化后排出,冷却至室温后,注入挤出机中,在270℃温度下,螺杆熔压为5Mpa的条件下挤出造粒,即得到抗菌功能母粒。进行挤出造粒,即为抗菌功能母粒。
将抗菌功能母粒与锦纶-6切片按以下重量比混合;
抗菌功能母粒∶锦纶-6切片=1∶10
将混合物加入到锦纶高速纺设备中,采用螺杆温度250℃,螺杆熔压4Mpa的条件下,以4000m/min的速度纺丝,绕丝,即为锦纶-6抗菌纤维。
该锦纶-6抗菌纤维的质量指标及制成率为:
纤度 dtex ≤100
相对强度 cmdtex 3.6-3.77
延伸 % 28-30.3;
卷缩率 % 46-51.8;
卷曲稳定性 % 25-37;
染色一等品率 % 80-94%;
制成率 % 76-78%。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锦纶-6抗菌纤维是一种同时具有锦纶纤维的优良服饰性和广谱抗菌性能的锦纶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发博纺织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市发博纺织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4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