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蛋白基因及内含子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33802.1 申请日: 2000-11-06
公开(公告)号: CN1321689A 公开(公告)日: 2001-11-14
发明(设计)人: 夏宁邵;罗文新;张军;谢小燕;杨海杰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35 分类号: C07K14/435;C07K14/00;C12N15/10;C12N15/11;C12N15/1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唐伟杰
地址: 361005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蛋白 基因 内含
【说明书】:

发明涉及来自大型多管水母的新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cDNA序列及其蛋白,由此cDNA序列突变而来的3个核苷酸序列及其蛋白,新的发光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及其蛋白,来自细小多管水母的新的发光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及其蛋白,其中所述新的绿色荧光蛋白可用作监测活细胞内基因表达、蛋白定位、细胞分化发育的良好标记,还可以用于体外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新的发光蛋白可用作细胞内Ca2+指示剂、细胞内基因表达、发光免疫检测的良好标记,因此本发明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的DNA序列、cDNA序列及其蛋白可用于疾病诊断及与发光蛋白有关的领域。

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protein,GFP)存在于发光水母体内,在紫外光或蓝光照射下会发出绿色荧光,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革命性的标记分子,已被大量应用于由病毒、细菌、真菌、植物、低等动物到哺乳动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的多个领域的研究中。

1992年Prasher等首先从美国西海岸附近水域的发光水母中克隆出gfp基因的全长cDNA及大部分基因组DNA[(Prasher,D.C.,Eckenrode,V.K.,Ward,W.W.,et al.,Gene,111:229-233(1992))。真正使人们意识到gfp作为标记基因的巨大应用潜力的是1994年Chalfie等人的研究,他们将gfp的编码序列分别转入大肠杆菌E.coli和四膜线虫C.elegans中,均表达出了与天然GFP性质极其相似的重组GFP,表达gfp基因的细胞在紫外光或蓝光照射下发出清晰明亮的绿色荧光[Chalfie,M.,Tu,y.,Euskirchen,G.,et al.,Science263:802-808(1994)]。四膜线虫的mec-7基因编码一种β-微管蛋白,这种蛋白在线虫的6个触觉感受神经细胞中含量丰富。将gfp基因置于mec-7启动子之下,转化新生线虫,转基因线虫成功表达出了GFP,其表达模式与用MEC-7抗体或mec-7-1acZ嵌合表达检测出的模式相似,在活的线虫体内可以清楚地看到6个神经元的细胞体和突起,在幼虫中可以看到生长腔。

在Chalfie等首先异源表达出野生型gfp基因之后不久,美国Tsien研究小组就通过随机突变从表达gfp的大肠杆菌中筛选出了几株荧光强度更强的和/或荧光光谱改变的gfp变异型,随后该研究小组及其他研究小组又通过类似方法筛选出一些理化、生物学性质有所改变的gfp变异型,如荧光强度增强的GFP(EGFP)、光谱变异的GFP、易表达的GFP等[Heim,R.,Prasher,D.C.,and Tsien,R.Y.,Proc.Natl.Acad.Sci.U.S.A.91:12501-12504(1994),Heim,R.,Cubitt,A.B.,Tsien,R.Y.,Nature,373:663-664(1995)]。Tsien研究小组还在用X-衍射分析了GFP的晶体结构后,预测出将第203位的苏氨酸替换为组氨酸、酪氨酸等极性芳香族氨基酸有可能改变GFP的发射峰,据此进行了定向突变,产生出发射峰移至527nm左右的黄色荧光蛋白(YFP)。这些变异型GFP与野生型GFP都只有几个氨基酸的差别,而且许多位点的变异的效应可以叠加。

所有这些工作大大加速和扩展了GFP在生命科学众多领域内的应用,内容涉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病毒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微生态学以及生物工程等众多学科和领域。我国学者在近两年也开始应用GFP作为分子标记在昆虫杆状病毒载体系统方面进行了一些工作。

迄今GenBank中登录的野生型gfp基因完整编码序列有4条(GenBank:AEVGFPA M62653,AVGFP1 X83959,AVGFP2 X83960,AEVGFPL29345)都来自美国西海岸附近水域的发光水母Aequorea Victoria。对这4条序列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比较,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6%左右,238个氨基酸中有8个位点存在变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3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