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剂法制造聚合物改性沥青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29156.4 | 申请日: | 2000-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韩兆才;张春瑞;张炜;吴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安宁改性沥青厂 |
| 主分类号: | C10C3/02 | 分类号: | C10C3/02 |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文福,范远明 |
| 地址: | 810008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溶剂 法制 聚合物 改性沥青 方法 | ||
本发明属道路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生产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方法绝大部分为胶体磨生产。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将聚合物直接加入热基质沥青中溶胀搅拌,然后输入带有油浴保温的高速剪切均化磨中进行多次研磨,经细化后分散在基质沥青中。它的不足主要是聚合物的细度难以控制,要经高温(180℃)多次反复研磨才能达到改性效果,产成品中聚合物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较差,极易产生离析,不能存放只能在施工现场随产随用,并容易使基质沥青老化,而此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生产SBS、EVA、SBS+EVA。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生产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制造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方法,它能够克服聚合物改性剂细度难以控制的问题,避免在高温下生产,对基质沥青的物理性能没有被破坏。聚合物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配伍性相对较好,能有效提高沥青的低温延度、软化点、粘韧性及抗老化能力,从而改善不同温区路面材料的使用性能。
本发明为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聚合物制备为粉状或小片状,再加入有机溶剂搅拌溶解,然后输入掺混釜中与基质沥青混合搅拌,同时在搅拌过程中逐渐提高釜温脱出溶剂,制备好后,经沥青泵输入成品槽中,聚合物改性剂就以极细小的微粒以网状结构分布于沥青中。
本发明所述聚合物改性剂可以是热塑性弹性体(SBS)或丁苯橡胶(SBR)、热塑性树脂类(EVA)、SBS与SBR的复合体、SBS与EVA的复合体。此发明加入基质沥青中的改性剂可以是沥青重量的2-30%,掺混搅拌工序的釜温为135-177℃。
在掺混搅拌工序中还可加入沥青重量的0.4%的抗剥落剂、抗老化剂以及抗紫外线剂等,以提高沥青的抗老化能力及抗紫外线能力。
本发明根据我国的温区分布及对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按不同温区对生产工艺及聚合物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配比进行合理设计,使不同的改性剂适合于不同地区并使得其固有的优异性得以充分体现,它能有效地提高改性沥青的粘韧性、软化点、抗低温开裂性及弹性。掺入抗剥落剂及抗老化剂,又能提高路面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发明所述的聚合物改性沥青适合于机场跑道,高等级公路路面,高温区、高海拨、高寒区公路路面铺筑的满足道路工程中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为溶剂制造聚合物改性沥青生产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
A原料选用:
基质沥青:按不同温区及设计要求选择牌号。
改性剂:按不同温区及路面工作要求,可单独选用SBR或SBS等改性剂。为充分体现其改性剂的各种优异性,也可制成SBR+SBS以及SBS+EVA等复合型改性剂。
抗剥落剂:选用AR-68型
抗老化剂:选用β-丙酸十八碳醇酯等材料
B配比:按普通含量和高含量两种制备方式制造。
a直接用于拌合沥青混凝土:其聚合物可根据路面工作要求不同,选择2-8%的比例。
b为便于随产随用、储存:其聚合物含量可制成高含量改性体(8-30%)在道路施工现场再按比例与沥青稀释搅拌。
C生产工艺:
将聚合物改性剂制备成粉状或小片状后,加入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溶解,再输入掺混釜中与基质沥青混合搅拌,同时逐渐脱出溶剂,在掺混搅拌过程中加入抗剥落剂,抗老化剂等外掺剂。制备好后,改性剂就以极细小微粒以网状结构均匀分布在基质沥青中。
a选用SBR改性剂:掺混釜搅拌的最佳温度为120-135℃。
b选用SBS改性剂:掺混釜搅拌最佳温度为135-177℃。
本发明经过实际施工应用,其改性效果显著,以SBR改性沥青及SBS改性沥青为例,主要性能指标对比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安宁改性沥青厂,未经青海省安宁改性沥青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91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作权安全控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影像式射击训练自动计分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