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穴位导入方法及中药穴位导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27906.8 | 申请日: | 200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57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佩;郭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N1/30 | 分类号: | A61N1/30;A61N1/32;A61N1/00;A61N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穴位 导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中药穴位导入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通过将脉冲电流和超声波协同作用于中药药膜和穴位皮肤,提高中药渗透率和渗透深度的中药穴位导入方法及其装置。
目前国际上对透皮吸收的研究多局限于化学制剂药物,未见对中药穴位导入研究的报道,而传统中药膏剂外用内治药物敷贴的疗效毋庸置疑,如“冠心止痛膏”外敷治疗心绞痛,“定喘膏”外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等。但是这种敷贴方法药物导入计量有限,作用表浅,以致于一些中药有效成分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国内对中药透皮制剂的研究仅限于硬药膏、黑药膏、软药膏等,较简单的方式是使用纱布浸润药液,或将药物注入药腔,加热敷贴,或者使用超声波换能器,利用油漆缓冲再传递到浸满药物溶液的纱布上,其功率损耗大、使用不便且极易沾污衣物。缺少对中药透皮的系统研究,如透皮促进剂对中药吸收的影响和透皮制剂的剂型、辅料、以及中药中药透皮缓释和控释研究,难以最佳方式选择合适频率、功率和强度,以及对中药药物的化学修饰使其导入优化。
药物离子导入法将脉冲电流作用于药膜和穴位皮肤上,脉冲电流使药物分子电离而透入人体皮肤内。对中药的离子导入国内已有报道。然而这种导入方法的药物渗透深度浅。药物导入的疗效差。
超声波导入法使药膜中药物分子在其作用下透过皮肤,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转运到全身而发挥药效。这种导入方法的药物渗透深度深。对于利用超声波促进抗生素、蛋白质类药物、甾体类药物、烟酸酯类药物即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的导入已有报道。但对中药的超声波导入未见报道。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将模拟不同针灸手法的脉冲电流和超声波作用于中药药膜和人体穴位皮肤,在脉冲电流和超声波的协同作用下提高中药穴位导入和渗透深度的中药穴位导入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PTC陶瓷保证恒微温促进药物导入的中药穴位导入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中药穴位导入装置包括中药穴位导入仪、多功能组合式治疗头、和中药药膜。中药穴位导入仪包括CPU、键盘、T6963C液晶控制电路、LCD、RS232接口、RAM、ROM、D/A模数转换器、倒相器、多路分配器、光隔离器、放大驱动电路、升压变压电路、和超声激励信号发生器。组合式治疗头包括PTC陶瓷片、超声波换能器和由前端开有窗口的圆柱形不锈钢外壳构成的电极。中药药膜由导电胶剂组成基质的可斯贴的复方中药药膜。
本发明的中药穴位导入方法是通过中药穴位导入仪、多功能组合式治疗头、和中药药膜实现中药穴位导入的。通过把预先设定的模拟多种针灸疗法的多种脉冲波形编制成程序并将其存储在ROM中;通过显示器界面可选择多种脉冲波形中的一种波形并设定该脉冲波形的作用时间以及其脉冲宽度、单脉冲与单脉冲间间隔、组脉冲与组脉冲间间隔;在CPU的控制器下通过调用ROM中的脉冲波形发生程序驱动D/A转换器产生所设定的脉冲波形信号,经倒相器产生双极性波形信号,通过分路、放大和升压后输出,通过所述治疗头将其作用于中药药膜和人体穴位皮肤上。在施加脉冲电流的同时由超声波激励信号发生器产生激励信号,激励治疗头内超声波换能器产生超声波并透过透声窗口将其施加于药膜和人体穴位皮肤上。选择具有合适居里点温度的PTC陶瓷片,在超声波工作模式下当超声波换能器产生超声波造成治疗头和皮肤过热时PTC陶瓷片提供一反馈信号暂停超声波激励信号发生器信号输出,而在PTC工作模型下超声波换能器不产生超声波时通过所述PCT陶瓷升温给药膜和穴位皮肤加,从而保证中药药膜和穴位皮肤的恒微温,实现中药有效成份的穴位导入。
图1A和1B是模拟不同针灸手法的14种脉冲波形图。
图2是中药穴位导入仪方框图。1为CPU、2为键盘、3为T6963C液晶控制电路、4为液晶显示器(LCD)、5为RS232接口、6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7为只读存储器(ROM)、8为模数D/A转换器、9为倒相器、10为多路分配器、11为光隔离器、12为放大驱动电路、13为升压变压电路、15为超声激励信号发生器15。
图3是中药穴位导入仪外观结构。101为中药穴位导入仪,102为液晶显示器,103为开始键,104为模式键,105为向下键(),106为向上键(▲),107为复位键,108为输出指示灯,109为电源指示灯,110为PTC模式和超声波模式选择开关,111为输出状态选择开关,112和113为强度旋钮,114、115、116和117为四个输出端,118为电源开关,119为RS-232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7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血压和清热退火的饮料
- 下一篇:分离型空调器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