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双向蹬力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127701.4 | 申请日: | 2000-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57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卫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卫时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双向 传动 机构 | ||
本发明属于链条传动机构,具体涉及自行车蹬力传动机构。
传统的脚蹬链条传动机构常见于自行车上,其主要包含有一车架,两脚蹬及一链条传动装置;两脚蹬对称且交错地连接在前链轮和一前转轴上,单向传动的后链轮(俗称“飞”)锁固在轮毂(俗称“轴皮”)上,并通过一后轴连接在车架上,链条则与前后链轮相环啮。这种传统自行车(包括独轮、两轮和三轮车)的脚蹬链条传动机构,其蹬力是由双脚沿轴心轮换旋转作前上向下发力完成的,这种单一的蹬链轮机构,无法在一个行驶方向上作两种蹬力方式,并受脚蹬杆长度限制,这种靠双脚交错旋转完成蹬力的机构,在换脚施力过程中的间距损耗大,爬坡或加速需站立蹬踏更为费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双向蹬力传动机构,使配置本发明双向蹬力机构的自行车,能调节腿蹬力和膝关节,并具有两种蹬力运动方式选择,同时改变了双脚的传统施力方式,使双脚在交错施力时的间距损耗降低到最小,尤其使两脚蹬始终处于发力位置上,并可根据本发明的脚蹬运动方式,对脚蹬杆可作适当放长利用,以更好发挥杠杆作用,提高脚踏频率和脚蹬施力效果,使自行车蹬力传动机构得已更大发挥。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与一般蹬力传动机构一样也包含有脚蹬装置及链条传动装置,本发明的特点是具有两只对称且交错设置的脚蹬装置和两组链条传动装置,每一脚蹬装置各与一组链条传动装置相连;每一组链条传动装置包含有一前链轮及一前转轴,一单向转动的后链轮,一链条、一轮毂、一后轴、一前转轴;每一脚蹬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脚蹬杆和一脚踏板,脚踏板铰接在脚蹬杆的一端,脚蹬杆的另一端连接在前链轮中心位置和前转轴一侧,链条则环啮过前链轮和后链轮相接;两前转轴内侧上设有三只相互啮合直角伞型齿轮,并安置在一齿轮箱内;两后链轮连接在同一轮毂和一后轴上。
上述发明的运动方式一,首先以前转轴为中心,作前转轴前半径内上下往返的运动方式是,脚踏一脚蹬用力由上向下时,该脚蹬随前链轮和前转轴一起向下转动,其结果是在与前链轮相连的链条的作用下,一方面拖动后链轮和轮毂转动,(该轮毂上装有车轮),同时前链轮使装在前转轴内侧上的一齿轮转动,则与之啮合的另二只齿轮最后产生反转,该反转的齿轮则使与其连接的前转轴和前链轮及脚蹬转动,结果与该前链轮相连的链条也产生反转,形成两脚蹬一下一上之势,此时当用力脚踏在上方一脚蹬时,则产生上述相反的运动状态;双脚轮换向下施力的结果,车辆即向前行驶。
如下结构的本发明运动方式二,把原前转轴前运动的脚蹬位置向后移至前转轴后半径内作与上述相同的运动方式,即可达到向后蹬踏的目的,则不同与上述方式是两链条传动力的位置变换了。
由上结构可见,本发明的两只脚蹬呈并排作半径内上下方式设置和两组链条传动装置,并具有一种结构两种蹬力方式,故其双脚的施力方式与传统的施力方式具有很大的区别,施力效果也有所不同:本发明能使脚踏频率提高,具有踏感轻、动力大,体力消耗少等特点,用本发明还可作“踏步式”站骑运动,有利于身体运动锻炼(上下蹬踏幅度可按运动量大小来定),本发明特别适于自行车上配置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由图见,本发明具有两只对称且交错设置的脚蹬装置和两组链条传动装置,每一脚蹬装置各与一组链条传动装置相连;每一组链条传动装置包含有一前链轮(3)及前转轴(10)、一单向转动的后链轮(7)、一链条(6)、一轮毂(8)、一后轴(9)、一前转轴(10);每一脚蹬装置主要包含有一脚蹬杆(1)和一脚踏板(2),脚踏板(2)铰接在脚蹬杆(1)一端;脚蹬杆(1)的另一端连接在前链轮(3)中心位置和前转轴(10)外侧上;链条(6)则环啮过前链轮(3)和后链轮(7)后相接;两前转轴(10)内侧上设有三只相互啮合的直角伞型齿轮(5),并安置在一齿轮箱(4)内;两后链轮(7)连接在同一轮毂(8)和一后轴(9)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卫时,未经赵卫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7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业务组合传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微型端面感应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