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窄行摘棉机和为此设计的单行作业组件无效
申请号: | 00126886.4 | 申请日: | 199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6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R·D·科普利;J·M·施赖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16 | 分类号: | A01D46/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窄行摘棉机 为此 设计 单行 作业 组件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摘棉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经过改良的摘棉机单行作业组件结构和利用这种改良后的单行作业组件采集窄行播种的棉花的摘棉机。
现有技术
过去,摘锭式摘棉机,如John Deere 9910型摘棉机的单行作业组件包括前部及后部摘棉滚筒,用以摘取一行相对两侧的棉花。前部滚筒通常包括十六个竖直摘锭杆,后部滚筒包括十二个摘锭杆。滚筒的这种构造需要相对较宽的机壳,这就使摘棉机只能采摘两个宽间隔(38或40英寸;96至102厘米)行。
近来,能够同时采摘四行以上距离为76厘米(30英寸)的棉花的窄行摘棉机已可市场购得。有一种型号的窄行摘棉机,例如Case-IH 2055型摘棉机,在行的两侧套置了带有两个12栅滚筒的组件。另一种型号的窄行摘棉机,如John Deere 9960型摘棉机(US-A-5,247,7861),在行的同一侧采用两个前后排列的12栅滚筒。Case-IH机和Deere机,都能够采摘多行行距为76至102厘米(30至40英寸)的棉花,包括一些隔行播种模式。
尽管目前已有的机型具有其适用性,但仍然有一些行距令这类摘棉组件无法进行采摘。在发展中国家,有些行距无法进行采摘的现象尤为严重,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对机械化的兴趣虽在提高,但象60厘米(23.6英寸)或30厘米(11.3英寸)这种极窄的行距仍相当普遍。例如在中国,棉花通常以30-60厘米隔行播种方式种植,现有摘棉机的单行作业组件,包括Deere 9960摘棉机上带有两个十二栅滚筒的Deere串联组件,由于其宽度过大而无法在不损害邻行棉花作物的情况下完成对这种极窄间距行的采摘。缺乏相应的窄行摘棉组件使得极窄间距行棉花的机械化采摘受到限制。
对于采棉机来说另一难题是机械采棉装置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普遍,因为其财政资源极为有限故使用专门棉花采摘自走式机械并不现实。
在如Deere 9960型摘棉机所采用的串联组件中包括侧吸取通道结构,用于接收从前部和后部滚筒的摘锭向外后方脱落的棉花。通道结构自前部滚筒区域朝后方向外扩散。通道结构的横截面在毗邻后部滚筒的后支柱后面持续向外扩展。扩展的横截面促使后部滚筒的棉花进入所摘取的棉花流,这一棉花流正移往通道通向棉花输送管的开口。但是,这一构造导致单行作业组件过宽而不适于采摘极窄间距行棉花。另外,单行作业组件的后部脱棉器较前部脱棉器通常要处理更多的茎杆和残杂物,则指向后部吸取通道的间接路径有可能产生阻塞而导致生产率降低。
发明目的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摘棉机和单行作业组件以克服全部或大多数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比目前市场上可见的所有或大多数单行作业组件都窄的摘棉机单行作业组件。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后脱棉器到吸取通道的棉花流动经过改进的单行作业组件。
本发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采摘极窄行距棉花的摘棉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摘棉机的改进后的单行作业组件,该组件的剖面较窄且提供了经过改进的穿过通道区域进入棉花输送管的棉花流。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这种组件,其中吸取通道结构更靠近行中心线,从而能够采摘极窄间距的棉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摘棉机,该摘棉机采用了实现极窄间距棉花行采摘的经改进的单行作业组件。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摘棉机,它可安装在拖拉机的后部,从而消除了使用棉花采摘专用自走式采摘机的必要。而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述后部安装式摘棉机,该摘棉机带有能很好地利用拖拉机液压装置的高度感测装置。
根据这些目的,一个摘棉机单行作业组件包括一个通道腔,通道腔的横截面从后结构支柱起大致保持不变,以使吸取通道更加靠近行的中心线,从而减小组件的总宽度。组件最好采用串联滚筒装置,其窄度使行距小于76厘米(30英寸)的棉花得以采摘。吸取通道的新位置使棉花从后部脱棉器更直接地进入通道。单行作业组件的每一摘棉滚筒均包括十二个摘棉杆,每个摘棉杆上仅有十四至十六个摘锭以便减小组件的高度和重量并允许使用较短的扶茎器以减小组件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尔公司,未经迪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6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逆式轧制方法及可逆式轧制设备
- 下一篇:用于移动金属带材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