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康信息监控和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0126209.2 | 申请日: | 200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柯传奎;潘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H04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振苏 |
地址: | 香港九龙花园街2***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信息 监控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健康信息监控和传输系统,更确切地说,它是将人或动物健康信息的无创伤检测、监控和传输处理服务系统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提供网络化的健康服务的系统。属于实时动态健康监护和保健服务领域。
目前的健康监护系统主要有心电图(ECG)、心律、血压、血氧、呼吸、体温等多参数的检测和监护,但是其体积庞大,仅适用医院使用而不适合家庭使用;另一类是通过电话线将ECG等信息传输到医院实现远程监护,但使用复杂、体积较大、不适合携带和移动使用。
随着现代都市人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有一个实时动态健康监护和传输系统,克服解决上述的不足,不仅可通过无创伤的检测单元,将测得的多种生命信息,经处理后用多种先进的高技术通讯手段,将数据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存储和备用,并同时在互联网上贮存,便于健康信息的取用,而且可在疾病发生前发出预警,在出现危急情况下自动报警,真正达到健康信息的传输和监控二个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能方便携带、无创伤检测多种生命信息并能通过不同传输途径,由处理中心分辨检测到的数据,正常的数据由处理中心存储和备用,而对非正常数据,在疾病发生前发生报警,在出现危急情况自动报警的信息监控和传输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途径实施的,信息采集器贴体或近体(人或动物)采集所需的多种生命信息,如心电图、心律、血压、血氧、体温、呼吸等,经转换、处理、分析、判断、记录后正常信息定时发送,异常信息即时发送。发送是通过发射器近程无线发送给中继器,然后整合定位器发出的定位信息,通过传输网络通过不同途径远程无线或有线将信息传给信息处理中心接收、记录,并经处理分析,给出应急或治疗建议,并能和监控对象和监护人取得联系,为监控对象提供服务,同时还将记录的信息数据传给网络信息处理中心,提供网络健康服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但决非限制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健康信息监控和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2是图1系统中的详细所述部分。
图中标号说明:
1-监护人,2-被监控对象,3-信息采集器,4-用户识别模块,5-发送器,6-定位器,7-中继器,8-传输网络,9-信息处理中心,10-网络信息处理中心,311、312……31X(1≤X<∞),信息采集单元可采集多种物理和化学信息,如心律、心电图、血压…,32-转换模块,33-分析判断模块,34-记录模块,71-近程无线接收模块,72-信号处理模块,73-远程无线、有线发送模块,91-远程接收模块,92-处理分析模块,93-记录模块,94-报警模块,95-人工服务中心,96-Internet接口。
如图1所示,信息采集器3通过信号采集单元311、312……31X(1≤X<∞)接近或靠近被监控对象2的体表(贴体或近体),可控定时(10~3600秒范围)从监护对象(人体或动物体)获得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1、被监控对象(人或动物)体表或体内的电信号(如心电、脑电、肌电、胃肠电等)。
2、被监控对象(人或动物)体表或体内除电信号外的物理信号(如血压、心律、呼吸等所对应的声音、压力、震动、颜色等)。
3、被监控对象(人或动物)整体的运动信号(如步伐、静止、发音等)。
4、被监控对象(人或动物)体表或体内的化学信号(如血糖、血脂、血粘度等血液和尿的含量以及气味等)。
5、被监控对象(人或动物)除以上之外的生理代谢和心理变化信号。
以上信息经32转换成数字信号,由分析判断模块33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分成正常值和异常值,如为正常值,则由34记录后,经发射器5定时发送;如为异常值,则由发射器立即发送,同时34也作记录。
发射器5将用户识别模块(SIM)4储存的用户识别信息发出的ID,与信息采集器3采集的健康信息整合一起,通过近程无线发送给中继器7。ID就象身份证号用来标识每个居民,每个用户有且只有一个ID号,所以它具有唯一性特征。用户识别模块4和发射器5安放在信息采集器3内,构成一个可便携移动的、无创伤检测多个健康信息参数的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协有限公司,未经科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6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