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生物法CO2气肥的发生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0125924.5 | 申请日: | 200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295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23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志国 |
主分类号: | C05D7/00 | 分类号: | C05D7/00;C12P1/00;C12P39/00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叶学军 |
地址: | 75000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生物 co2 发生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工业微生物和气体肥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法CO2气肥的发生方法及装置。
二氧化碳气肥主要应用于农林业,用以补充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花室苗房等园艺设施和保护地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不足,达到作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目前,二氧化碳气肥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燃烧法、钢瓶释放法、干冰二氧化碳熔触法、杂草铺垫法,这些方法均存在着成本过高,运输储存不便等缺点,例如:化学法是采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硫酸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该方法硫酸的来源、运输、储存、使用都有严格的专业要求,而且经常使用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燃烧法是利用石油、废机油等烃类物质的燃烧获取二氧化碳气体,该方法造成能源浪费,成本高,操作亦很复杂;钢瓶释放二氧化碳及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熔触法均利用成品二氧化碳,这两种方法运输及保存均不便,而且成本较高;杂草铺垫法则是将稻麦草及杂草和粪便、尿水混合,铺在保护地上,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自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费原料,而且产生缓慢,产气量小。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工业微生物发酵制取二氧化碳气肥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廉,无污染,且产气快,产气量大,能满足不同生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及产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二氧化碳气肥的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微生物法CO2气肥的发生方法,是以纤维质材料为原料,通过在不同阶段接入不同微生物依次进行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及醋酸氧化,得到CO2气肥,其特征在于上述酒精发酵为厌氧发酵、醋酸发酵和醋酸氧化为好氧发酵;
纤维质材料可以是以下几种原料的一种或其组合,加工成粉状:稻、麦草、植物秸杆、杂草、稻壳、木屑、酒糟、泥煤等;
糖化阶段加入的微生物是纤维素酶和糖化酶;
纤维素酶是饲料用纤维素酶,糖化酶是中科3.324甘薯曲霉,其加入量分别为物料重量的0.1%和0.05%;
酒精发酵阶段所用微生物为普通酒用酵母和糖化酶;
酵母和糖化酶的用量为物料重量的0.1%和0.2%;
醋酸发酵阶段所用微生物是醋酸菌并加入增氧剂;
醋酸菌为中科1.41号醋酸菌,其加入量分别为物料重量的10%,增氧剂加入1%;
醋酸氧化阶段所用微生物是纹膜醋酸杆菌菌液并加入增氧剂;
纹膜醋酸杆菌菌液和增氧剂的加入量为物料重量的10%和1%;
微生物法CO2气肥的发生装置,包括糖化桶1、酒精发酵桶2、醋酸发酵桶3、醋酸氧化桶4及循环泵5,以上装置依次连接,其中酒精发酵桶为密闭容器,其上部有CO2气体出口6,桶内下部有一开孔隔板7,循环泵5位于醋酸发酵桶3和醋酸氧化桶4之间,用于两桶内液体的循环。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本发明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制取二氧化碳气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作物本身亦无危害;(2)本发明利用稻麦草、作物秸杆、杂草、稻壳、酒糟、泥煤等为原料,实现了废物利用,节约了能源,成本低廉,而且发酵本身产气量大,产气时间长;(3)本发明可根据作物品种及生长期对CO2气肥需求量的不同进行调整,以达到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浓度;(4)本发明可根据棚室大小和高低,配置不同容量的发酵装置满足不同需要,(5)本发明可应用于无土栽培和有土栽培的各种设置园艺和保护地内。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一种生产设备的示意图。
实施例:先将稻麦草、作物秸杆、杂草、木屑、稻壳、酒糟、泥煤等原料粉碎成草粉,蒸煮糊化后,放置在糖化桶中,加入草粉重量的0.1%饲料用纤维素酶和0.05%中国科学院3.324甘薯曲霉菌液,进行液化、糖化反应,得到水解液,水解液通过管道流入酒精发酵桶2中,接入0.1%的酒用酵母菌拌入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物为酒精和CO2,CO2从孔6中逸出,酒精从挡板7上的小孔8流入酒精发酵桶2底部,并通过管路进入醋酸发酵桶3中,此时可增加增氧剂1%,亦可使用循环泵5作酒精循环,以增加酒精内的溶氧,后接入10%中国科学院1.41号醋酸菌菌液进行有氧发酵,得到的醋酸溶液转入醋酸氧化桶4内,接入10%纹膜醋酸杆菌进行有氧发酵,亦可加入1%的增氧剂,即得产物CO2气肥;
按照上述方法,发明人在半亩温室大棚黄瓜地内作了试验,由于一茬黄瓜生长期为165天,一次装入原料500斤,可持续发酵产气30天左右,所以本试验共用草粉2000斤,分四次装入草粉糖化桶中,分别接入0.1%的纤维0.05%的甘薯曲霉、0.1%的酒用酵母、10%中国科学院1.41号醋酸药及10%纹膜醋酸杆菌,与不使用本发明的温室大棚相比,应用本发明所产生的黄瓜植株健壮、秧苗翠绿,黄瓜脆嫩甘甜,品质好,无烂秧、烂果现象,且每亩可增产3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志国,未经蔡志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5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