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3042.5 | 申请日: | 200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关亚风;苗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气体 样品 动态 浓缩 方法 | ||
1、一种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样品气在载气的推动下进入浓缩柱中;当大部分干扰组份已经从浓缩柱排出,而被测组份谱带前沿即将流出时,载气反吹,同时对浓缩柱加热脱附,使待测的样品气得到浓缩进入分析柱。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浓缩柱加热,使浓缩柱的出口端至进口端形成负的温度梯度。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柱中装填的吸附剂在常温下对样品的容量因子k′>10,脱附温度<45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浓缩柱快速加热脱附,使浓缩柱加热到脱附温度的时间为1秒~40秒。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浓缩柱加热到脱附温度的时间为1秒~20秒。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载气反吹时间比加热时间延迟1~4秒。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浓缩柱的出口端至进口端形成的负的温度梯度在5~80℃/cm。
8、一种为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小体积气体样品的动态预浓缩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定量管(7)、六通进样阀(8)、分析柱(9)、四通切割阀(10)和浓缩柱(11)组成,定量管(7)的一端通过六通进样阀(8)接分析柱(9)的入口,分析柱(9)的出口通过四通切割阀(10)与检测器(12)相连,浓缩柱(11)入口通过六通进样阀(8)与定量管(7)的另一端相接,进样通过六通进样阀(8)接定量管(7)的两端,载气通过四通切割阀(10)分别与分析柱(9)和浓缩柱(1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0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