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肤养颜饮料制品无效
申请号: | 00123039.5 | 申请日: | 200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0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宏图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1/29;A61P17/16 |
代理公司: | 丹东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枫燕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颜 饮料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健肤、美肤作用的非酒精饮料制品,尤其涉及的是在上述健肤、美肤作用的原料配方基础之上,改善其品质,使之在口感方面和视觉方面性能优良的健肤养颜饮料。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饮料品种较多,多为碳酸型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可乐型饮料或者固体饮料等。这些产品在原料选择方面多是以一种原料为主料,再添加必要的糖份、香精、酸调味剂等配制而成。因而虽然其品种较多,但类型略显单一,更难以适应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丰富饮料品种,提供一种以健肤、美肤作为饮料功能、满足人们特别是女性的美容要求设计的一种透明、可口的健肤养颜饮料,尤其在以健肤、养肤功能基本原料所配得的中间液汁的基础上,得到具有饮料厚感、口味柔和而配制的一种健肤养颜饮料技术。
本专利申请所设计的以健肤养颜为功效所组成的配方营养饮料,其原料组成包括有:苹果汁(以70°Be计) 5-6.5%
蜂蜜 0.5-1.0%
水溶性珍珠粉 0.03-0.05%
花粉(浓缩液的相对密度为1.0-1.2) 0.05-0.15%
白糖 3-4%
悬浮剂 0.08-0.15%
适量的香精、酸味剂和余量的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加有耐酸型CMC0.02-0.04%。
其调配过程是:特别是花粉,首先要将花粉研磨粉碎,浸泡、蒸煮、提纯、浓缩,得到相对密度为1.0-1.2的花粉浓缩汁,与苹果汁、水溶性珍珠粉、白糖和净水混合,搅拌均匀,调配、灭菌装罐。本健肤养颜饮料因保留了原料中的健肤有效成份,其除具有养肤效果之外,而且饮料厚感合适、口味好、具有良好的透明直观效果。
由于本专利技术除在饮料功能设计方面选取了具有健肤养肤功效的原料外,更为关键的是本技术还解决了如何在基本原料基础,使其具有标准透明度和纯正的饮料口味、口感的技术问题,因而在原料配比上,就存在两方面技术问题要予以解决:第一个问题是、在苹果汁与蜂蜜的配比上,由于蜂蜜遇果汁易产生沉淀,影响本饮料的透明效果,在本技术中为不影响美肤效果,还要使所配加的蜂蜜与苹果汁不产生沉淀,经多次调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配比方式为佳。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若配加的苹果汁浓度不是70°Be时,可进行适当地计算,等量配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上述健肤原料配制净化水后所得到的液料,其口感水性化较强,不易作为最终饮料制品,必须添加起增稠作用的添加剂使其达到饮料在口感方面应有的厚感。一般饮料中最常使用的增稠剂为CMC,但CMC多用于混浊型饮料中,而本健肤饮料是一种透明型饮料,因此用增稠剂CMC作为本饮料的增稠剂是不合适的。我们在选料时发现,粒粒橙饮料中所使用的悬浮剂是透明的,它主要的作用是使粒粒橙中的果肉悬浮起来,但在本技术中能否将其作为增稠剂使用呢?悬浮剂在粒粒橙饮料中其用量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但若将其作为增稠剂使用,其用量必须经过反复摸索才能得到。经多次如下实验,即以不加香精的中间液汁为实验对象,加入不同量的悬浮剂,其效果如下所示:
悬浮剂(用量) 结论
0.05% 澄清 不稠
0.1% 澄清 有稠感
0.15% 澄清 稠度较好,但稍有异味
0.2% 澄清 稠度稍大,异味稍大
0.3% 澄清 稠度大,异味大
0.4% 澄清 太稠,异味太大
经以上实验表明,从增稠方面而言选择悬浮剂的用量以0.15%为好,但按此用量添加,又给本饮料带来其本身的原料异味,会在饮料口味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避免这种异味,其用量应该选择在0.1%左右,即其用量为0.08-0.12%,但这又会使饮料的厚感方面有所欠缺,为解决这一问题,大胆设想了将悬浮剂与一定的CMC进行配比混合,使之既能够消除CMC对热不稳定、对澄清度有不良影响的不足,又能够克服悬浮剂稠度不如CMC理想、还有异味的缺点,又作了如下实验,以选取两者的最佳添加比例。其实验条件是,在不加香精的中间液汁中添加如下比例的悬浮剂和CMC,其结论如下(其中由于本饮料为酸性饮料,因而CMC选用的是耐酸型CM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宏图,未经李宏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