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00123021.2 | 申请日: | 2000-09-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28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振安;刘淑萍;王立富;孟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B57/00 | 分类号: | C10B57/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热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0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焦煤 热风 分级 水分 控制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采用流态化和热交换技术处理炼焦煤预处理备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
传统的炼焦煤备煤工艺是:不同牌号的炼焦煤在含水分11%左右,按比例配合,再一起进入粉碎机粉碎后,送煤塔以备炼焦。由于各种煤料的硬度、粒度组成及各粒级的结构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工艺得到的炼焦煤不利于降低炼焦能耗、改善焦炭质量及多配入粘结性较低的价廉煤种。
已有的前苏联70年代应用的炼焦煤风动选择粉碎工艺是:炼焦配煤经流化床空气流分级、分出的块煤粉碎→分级,反复处理至终。这种工艺优化了炼焦配煤粒度组成,由此产生改善焦炭质量等效果,详见俄文杂志《КОКСИХИМИЯ》1974年9期p1-6、1985年2期p2-4、1987年7期p11-13、1989年5期p2-4。已有的日本80年代应用的炼焦煤调湿工艺(CMC)是:炼焦配煤经干燥机热介质干燥,降低并稳定煤料水分。这种工艺降低并稳定了炼焦煤的水分,由此产生降低炼焦能耗、改善焦炭质量等效果,详见日文杂志《コ一クス、サ一キユラ》1990年第1期P26-30、中文杂志《国外炼焦化学》1995年第1期P3-8、《煤化工》1995年第3期P46-54。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创立一种既有利于优化炼焦煤粒度组成,又有利于降低并稳定炼焦煤水分的备煤工艺。采用了在流化床风选干燥器中,用热气流对炼焦煤进行分级的同时,将其水分降低并稳定在某一水平。称之为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SCMC)。
本发明的任务是由下述工艺技术来完成的。
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其特征在于:炼焦煤在流化床风选干燥器中,受流速0.5-4m/s、温度200℃~600℃的气流作用,在降低并稳定其水分的同时进行分级,分成粒煤和块煤。块煤经粉碎机粉碎后,混合到原料煤中,一起进入风选干燥器进行分级,如此循环至终。分选出的块煤粉碎后,还可以直接混入粒料煤中。粒煤则和从风选干燥器排出的气体(尾气)中回收经加湿后的粉煤混合在一起,送煤塔以备炼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一台设备中,同时得到水分含量适宜、粒度组成又合理的炼焦煤料。这样的煤料炼焦,可以达到降低炼焦能耗、改善焦炭质量、多配用粘结性较低价廉炼焦煤种、减少焦化污水及大气污染的效果。
图1为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流程图。
实施例1
炼焦煤热风分级与水分控制备煤工艺过程如附图。原料煤经煤仓(1)定量加入流化床风选干燥器(2),煤料在此受到来自燃烧炉(4)的气流作用进行干燥及分级,分成粒煤和块煤,粒煤从风选干燥器排出后,和从除尘器(6)回收下来的加湿后的粉煤混合一起,被送入焦炉(5)的煤塔以备炼焦。块煤则进入粉碎机(3)粉碎,然后和原料煤一起进入风选器(2)分级,如此循环至终。经除尘器(6)除尘后的尾气从烟囱排放。进入燃烧炉的气体是从焦炉(5)烟道引出的烟道气。燃烧炉设有气体燃料燃烧装置。
实施例2
流化床使用的流态化气体介质还可以是其它热气体。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分选出的块煤粉碎后,还可以直接混入粒料煤中。其余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3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来自酵母提取物的食用香料
- 下一篇:芳基稠合氮杂多环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