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无效
申请号: | 00122743.2 | 申请日: | 200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7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14 |
发明(设计)人: | 关文三;半田秋男;井上和城;小森久裕;千田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16 | 分类号: | B60K17/16;B60K1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搭载 差动 限制 装置 鞍座式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该车辆适合于减轻转向力和削减部件数目。
例如,当车辆旋转时,在二轮驱动车辆中,左右驱动轮各自的旋转半径不同,需要差动装置,一边吸收这些车轮的转速差,即产生与各车轮相应的转速,一边向各车轮分配驱动转矩。
该差动装置虽然吸收转速差,然而,在左右驱动轮间,当一方的车轮处于摩擦系数小的路面上产生打滑时,另一方的车轮的驱动力变小,总驱动力下降。为此,特别是4轮车和在不平整路面行走的特殊车辆,具有差动限制装置,用于在左右驱动轮间限制各车轮的差动,确保驱动力。
作为这样的差动限制装置,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公平5-3333号公报“差动限制装置的差速器壳”有记载。
在上述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差动限制装置,该差动限制装置如图1所示那样,使运动小齿轮2对着桥壳1内,使冕状齿轮3与该驱动小齿轮啮合,在该冕状齿轮3安装差速器壳10,可回转地在桥壳1中收容这些冕状齿轮3和差速壳10,在差速器壳10内沿径向贯通安装小齿轮轴31,由该小齿轮轴31可回转地支承差速器小齿轮32、33,在这些差速器小齿轮32、33两方分别啮合侧齿轮35、37,在这些侧齿轮35、37分别安装驱动轴8、9,在与这些侧齿轮35、37外面之间分别设置摩擦转矩发生机构。
在具有差动限制装置的不平整路面行驶用车辆中,特别是为了使转小弯有效,操作容易,需要车身轻而且紧凑。
当在前侧左右驱动轮间配置上述差动限制装置时,对于该差动限制装置来说,由于传递到转动轴8和转动轴9的驱动转矩时常大体相同,所以,在上述操作性上,例如难以减小转向力,需要另外考虑减小转向力的对策。
近年来,为了提高不平整路面行驶用车辆的驶完性,使轮胎大直径化、大宽度化,存在增大所需转向力的倾向,需要进一步减小转向力。
另外,在上述差动限制装置中,部件数目多,组装需要很多时间,所以希望通过减少部件数目来降低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该车辆可减轻转向力和削减部件数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案的用于在不平整路面行驶的鞍座式车辆,在前侧左右车轮间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左右车轮间产生转速差时,上述差动限制装置以规定的比例相异地将驱动转矩在左右分配到各车轮。
在用于行驶不平整路面等的鞍座式车辆的前侧左右车轮间搭载差动限制装置,当在左右车轮间产生转速差时,以规定的比例相异地将驱动转矩在左右分配到各车轮。
结果,当转弯时,可在低速的内轮分配比高速的外轮大的驱动转矩,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转弯性,进一步减小转向力。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其特征在于:差动限制装置由多个输入侧块、2个输出侧凸轮、及壳构成,该多个输入侧块随着冕状齿轮的回转朝周向移动,该2个输出侧凸轮可相对滑动地夹入这些块并由与各块的摩擦力独立地回转,该壳收容这些输入侧块和输出侧凸轮。
在2个输出侧凸轮间可相对滑动地夹入多个输入侧块,在壳中收容输入侧块和输出侧凸轮,随着冕状齿轮的回转使多个输入侧块朝周向移动,由该移动的摩擦力使输出侧凸轮独立回转,从输入侧块将驱动转矩传递到输出侧凸轮。
结果,可根据2个输出侧凸轮的转速,按随输入侧块与输出侧凸轮的相对滑动产生变化的摩擦力方向,以规定比例相异地将驱动转矩分配到输出侧凸轮。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其特征在于:在壳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冕状齿轮。
与过去那样的分开形成壳和冕状齿轮的情形相比,由于在壳的一部分一体形成冕状齿轮构成一个部件,另外,不需要过去的连接用螺栓,所以可减少部件数,并且成形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
图1为本发明的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的动力传递机构的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差动限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差动限制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图2的5-5线断面图。
图6为本发明差动限制装置的输入侧块的说明图。
图7为本发明的内装差动限制装置的前终级组件的通气构造的说明图。
图8为沿周向展开本发明差动限制装置的输入侧块和输出侧凸轮的展开图(模式图)。
图9为本发明差动限制装置的作用说明图。
图10为说明本发明的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直进时驱动力分配的作用图。
图11为说明本发明的搭载了差动限制装置的鞍座式车辆转向力的作用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27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一个投影机和偏转镜的投影系统
- 下一篇:具有校正机构的电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