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0120422.X | 申请日: | 2000-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17 |
| 发明(设计)人: | 二宫良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G06F13/14 | 分类号: | G06F13/14;G06F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计算机系统 | ||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连接器端子(C1、C2、C3);
与第一连接器端子具有不同结构的第二连接器端子(D1、D2、D3);
一个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传输多个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101);和
用于连接信号传输电路和第一连接器端子以及第二连接器端子的信号线(103至108),
其中用于多个具有预定的或少于预定的延迟量的信号(A1、A2、A3、B1、B2、B3)中的特定信号的信号线被连到第一连接器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多个特定信号的信号线具有在第一连接器端子和信号传输电路之间具有相同的布线长度的布线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这些信号包括一组通过第一连接器端子传输到另一个单元的传输信号和一组通过第二连接器端子从另一个单元接收的接收信号,并
将用于传输信号组的信号线连到第一连接器端子,同时将用于接收信号组的信号线连到第二连接器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传输信号组的信号线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一层而用于接收信号组的信号线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其它不同的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信号线至少包括一条用于串行传输数据(A1、A1′、A2、A2′)的数据信号线和一条用于传输相应的时钟信号(A3、A3′)的时钟信号线,并且
数据信号线和时钟信号线均连到第一连接器端子。
6.一种具有一条组成多比特宽度并行传输通路的总线的计算机系统,该计算机系统可以将总线上执行的事务串行传输到另一个单元,该计算机系统包括:
第一连接器端子(C1、C2、C3);
与第一连接器端子具有不同结构的第二连接器端子(D1、D2、D3);
用于根据预定的串行传输时钟将事务传输所要求的信息从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的并行/串行转换装置(303、304);
一个用于通过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传输多个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101;和
用于连接信号传输电路和第一连接器端子以及第二连接器端子的信号线(103至108),
其中用于多个具有或少于预定延迟量的信号中的一个特定信号的信号线连到第一连接器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线具有用于通过两条信号线串行传输并行的串行数据的一个第一数据信号线(103至105)和一个第二数据信号线(106至108),和
第一数据信号线、第二数据信号线以及用于传输串行传输时钟的时钟信号线均连到第一连接器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依赖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的接触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依赖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的电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依赖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的电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依赖于第一连接器端子和第二连接器端子的弯曲结构。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具有多个布置成两排的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102);
一个用于通过连接器从另一个单元传输或接收多个信号的信号传输电路(101);和
用于将信号传输电路和连接器连接到一起的信号线(103至108),
其中用于多个信号中的具有相同延迟量的特定信号的信号线连到布置为两排中的一排的连接器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042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