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00119631.6 | 申请日: | 200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280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胜荣 |
| 主分类号: | B65H3/12 | 分类号: | B65H3/12;B65H5/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衷诚宣 |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鸟***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吸顶送式 物件 输送 机构 | ||
1、一种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系相对配置于置放架(8)前端处以吸附物件(9)并送出至物件输送轮(7)进行后续加工,其特征在于:该物件输送机构由传动单元(1)之主传动轴(11)驱动一致动轮组(12)并依一定顺序分别带动产生位移方向往复行程之从动杆组(13)及接设于从该动杆组(13)上之物件吸取单元(3)及物件顶送单元(2),使该连设有一吸气风源(6)之物件吸取单元(3)吸取置放架(8)上之物件(9)上移并令物件顶送单元(2)承接,于物件顶送单元(2)顶送物件进入物件输送轮(7)时,物件吸取单元(3)并同步位移至原点吸取下一物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致动轮组(12)上设有圆弧状轨迹(121)以带动从动杆组(13)产生上下及前后往复位移行程的控制凸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从动杆组(13)包含有连接致动轮组(12)及物件吸取单元(3)或物件顶送单元(2)之摇臂(131、132)及枢设定位前述摇臂(131、132)之支杆(1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物件输送轮(7)系凹陷形成缺口(71)以配合物件输送行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物件吸取单元(3)包含有一与吸气风源(5)连设之气缸(31)及一连设于该气缸(31)进风口处之吸嘴(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该气缸(31)内区隔定义出相互连通的一相接至出风口处与吸气风源(5)连接之气流室(311)及一压力室(312),于前述压力室(312)中配置有一弹性元件(313)及一压接于弹性元件(313)上并分割压力室(312)形成二预定比例面积气室(314、315)之活塞(316),该活塞(316)上并延伸连设有一通气杆(3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还有一悬垂式吹拨结构,该悬垂式吹拨结构包含一相对应物件(9)堆叠高度位置之弹性拨片(144)及一位于相配合前述弹性拨片(144)压触物件(9)前端能吹出气流使物件(9)吹松剥离的吹松孔(1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前吸顶送式物件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整合分配多向气流之配流单元(4),该配流单元(4)包含有一其上开设进风孔(411)与送气风源(6)接设之导流盘(41)、一其上开设吸气孔(421)连接吸气风源(5)之定位座(42)、及一配置于前述导流盘(41)及定位座(42)间并与主传动轴(11)固设之转动盘(43),于转动盘(43)二端面分别开设有对应可连通于进风孔(411)及吸气孔(421)之导流槽(431、432),并于导流盘(41)对应导流槽(431、432)处开设有预设间距之导流孔(413、414、415、416),使导流孔(413、414、415、416)与导流盘(41)上对应物件吸取单元(3)或吹松孔(143)连设位置所开设之接孔(412)间形成空气通道(44、45、46、47),于转动盘(43)受主传动轴(11)驱动使其上导流槽(431、432)转移至各导流孔(413、414、415、416)以吸入或送出气流经空气通道(44、45、46、47)至物件吸取单元(3)或吹松孔(1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胜荣,未经杨胜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96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