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0119603.0 | 申请日: | 2000-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37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唐 |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8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中医 脉象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它包括中医脉象换能器组[1],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5]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9],其中,中医脉象换能器组由寸、关、尺三部换能器[2]、[3]、[4]组成,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由与寸、关、尺三部换能器分别对应的插件式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6]、[7]、[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中,寸、关、尺三部换能器都是由有检测浮脉的准位移脉搏波功能的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和有检测切脉压力和压力脉搏波功能的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上下串联组成的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其中至少有一个换能器一般是关部换能器是还包含复合在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的触头上的有检测脉道形态功能的线阵式辅助换能器部件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在其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中,都含有处理准位移脉搏波信号的电路。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由低刚度S形带对称副梁的悬臂梁,或低刚度弹簧,或微型气缸等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和悬吊在其下面的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构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由具有任何形式的传感机构的高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和悬吊、粘贴或包裹在其触头下表面的兼具检测准位移脉搏波和检测脉道形态功能的线阵式分换能器部件的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构成。
4,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刚度分换能器部件包括有用橡胶树脂或塑胶材料做成的类似手指指面的小弹性体[38],多条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柔性导电橡胶丝或两面镀上金属导电层的PVDF丝带[40]、外套[41]。
5,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由现有的硅杯式脉搏波换能器更换上一种新结构的硅胶薄膜[43’]而构成,新结构的硅胶薄膜[43’]内镶嵌有多条,很细的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柔性导电橡胶丝或两面镀上金属导电层的PVDF丝带[50]。
6,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包括端部开槽并装有下面开槽的框架[68]的高刚度的主换能器传感机构悬臂梁[75]、通过框架[68]悬吊在[75]自由端上的由多个低刚度S形带对称副梁的悬臂梁构成的低刚度线阵式辅助分换能器部件[63]、和粘接在框架[68]下面的被一分为二并按公式:
f′(x)=f(x)+b/2,f(x)=C/L-x,C=常数计算的双曲线形主换能器触头[72]。式中,b是线阵式辅助换能器组的微形触头的工作面在主换能器触头工作面上所占用的长槽的宽度,L为敏感元件[77]中心离触头[72]远端的距离。或者,所述触头[72]的工作面的形状也可以取近似上述双曲线形的梯形。
6,按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功能串联复合式脉象换能器包括有由一高刚度S形带对称副梁的悬臂梁式主换能器传感机构[82]和一悬吊在其下面的联体的由多个低刚度S形带对称副梁的悬臂梁构成的低刚度线阵式辅助分换能器传感机构[85]。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单元或/和处理分单元[6]、[7]、[8]中都包括处理准位移脉搏波(交变)信号的电路。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9]可显示记录组合成完整的中医脉象图谱的寸、关、尺三部的准位移脉搏波-脉位趋势图(含准位移脉搏波波形图)、压力脉搏波-脉位趋势图、压力脉搏波波形图、脉道形态示意图和脉率趋势图。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中医脉象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寸、关、尺三部换能器[2]、[3]、[4]中的任何一路,都可以连同其所对应的插件式中医脉象信号处理分单元[6]或[7]或[8]和中医脉象显示记录单元[9]组成改进的简易的或简化的单道中医脉象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唐,未经李景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96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