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18531.4 | 申请日: | 2000-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一利;彭光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爱地生物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K1/10 | 分类号: | A23K1/10;A23K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香味 菌体 蛋白饲料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蛋白饲料,其体地说涉及一种由白地霉发酵产生的菌体蛋白,添加蚯蚓粉及食用植物香料粉进行香味强化的菌体蛋白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蛋白质饲料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具有决定性的物质作用。我国的蛋白质饲料长期紧缺,开辟蛋白质饲料资源和合理有效利用蛋白质饲料是解决饲料问题的重点,是发展、提高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迅速而有效的措施。制取饲用菌体蛋白,是开发新蛋白源的重要途径。由于菌体蛋白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脂类、糖类、未知生长物质等,而且其生长和增殖速度快、转化率高、原料广泛,生长条件较易控制。所以菌体蛋白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目前,我国的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及应用已经取得了较太的发展。但是,菌体蛋白饲料普遍存在着适口性差,缺乏香味,动物不太爱吃,这一缺陷给菌体蛋白饲料的推广带来很大的阻力。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菌体蛋白饲料缺乏香味的缺陷,生产一种强化香味的菌体蛋白饲料。用这种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配制的全价配合饲料,不仅可以代替,而且大大优于鱼粉和优质豆饼。从而为我国的菌体蛋白饲料的推广应用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有益于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各组份分别粉碎,然后按比例混合均匀,迅速密封包装。
本发明涉及的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其特征在于组成成份和重量比例:
菌体蛋白:700~800kg占70~80%
蚯蚓粉:100~150kg占10~15%
食用植物香料粉:100~150kg占10~15%
其中菌体蛋白是由白地霉液态通气发酵制得,其粗蛋白含量在40%以上,蚯蚓粉是由鲜蚯蚓经热烫处理、风干或烘干、粉碎制得。
食用植物香料粉是由大蒜粉、姜粉、辣椒粉、丁香粉按4∶3∶2∶1的重量比配合而成。
本发明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的生产方法是:
1、菌体蛋白的生产方法:本法应用的发酵菌株为白地霉AS·2·361菌株(GeotrichumcandidumLinkAS·2·361,该菌株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号为AS·2·361)
(1)、菌种生产:将白地霉AS·2·361菌株接在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在24~35℃温度下培养1~5天,得试管种。再制作摇瓶种子:酿酒糟液加入2%的葡萄糖,灭菌后接入菌种,于28~30℃下振荡培养16~20小时。生产种子液的制备:以酿酒糟液的培养液,含糖量调整至0.4%~0.5%,接种摇瓶种子液,接种量为4%~5%,培养条件:通风比为每分钟1∶(0.5~1.2)(体积比);培养温度28~30℃,培养时间为8~13小时。
(2)、白地霉菌体蛋白的制备:以酿酒糟液或豆腐废水、淀粉废水、洗米水、废糖水等为主要原料,含糖量以糖液调整至0.5%~1.0%,PH值为4~4.5,并加入0.1%(NH4)2SO4及0.06%KH2PO4,接入5~10%的种子液,通风比为每分钟1∶(0.5~1.5)(体积比)培养温度为28~32℃。培养9~10小时即可放罐,经板框过滤,取滤渣风干或烘干,粉碎、即得菌体蛋白粉。
2、蚯蚓粉的制备:
将鲜蚯蚓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60℃以上的热水烫死后捞起沥干,放入烘房(70~100℃)烘干或置于室外风干至水分含量在15%以下,将其粉碎至100目左右,即得蚯蚓粉。
3、食用植物香料粉的制备:
将大蒜、生姜、分别切片、晒干。将干蒜片、干姜片、干辣椒及丁香分别分碎至100目左右,按4∶3∶2∶1的比例混合均匀。
4、强化香味菌体蛋白的配制:
将75kg菌体蛋白粉,15kg的蚯蚓粉、10kg的食用植物香粉加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100kg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迅速用塑料袋计量分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强化香味菌体蛋白饲料,粗蛋白含量40%以上,香味浓郁,适口性好,广泛适用猪、鸡、鸭、鱼类饲用,使用效果明显优于普通菌体蛋白饲料,可代替鱼粉用于生产配合饲料,同时生产工艺简单,造价低、效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爱地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云南爱地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8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