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帐篷无效
申请号: | 00116060.5 | 申请日: | 200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6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24 |
发明(设计)人: | 郤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郤德新 |
主分类号: | E04H15/48 | 分类号: | E04H15/48;A47C17/64 |
代理公司: | 襄樊崇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帐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说是一种折叠帐蓬。
目前在野外普遍使用的是一种帐蓬睡袋,帐蓬睡袋一般分睡垫和帐蓬两部分,使用时用气泵或人工将睡垫充气,然后用钢管支撑起连在睡垫上的帐蓬,帐蓬上设有一个门,人进去将门两边的拉链拉拢,睡垫放置在地面上,人睡在睡垫上。还有一种睡垫是不充气的用软物织成,同样要放在地上,其结构形式、操作方式和以上相同。这种传统的睡袋帐蓬其根本性不可克服的缺陷是睡垫必须放在地面上,这和人们通常睡床的习惯相矛盾。使用时使人感到既不习惯,又不舒适,且空间狭小。同时,易受地面冷湿气的侵袭和地面爬虫的干扰,如遇阴雨天气,地面潮湿,则使用更加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床与帐蓬合而为一、具有床和帐蓬二者的功能,方便折叠,便于携带,符合人们休息习惯,又能适用于各种环境的折叠帐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托板,床板、床腿、蓬布框架、蓬布等组成折叠帐蓬。其特征在于:①床板分为7段,每段之间用铰链相连;床板铺放在托板上,中间一床板固定于承座上,托板共有10块,以承座为中心左右各5块,托板之间活动连接,共同组成可折叠的框形;两端头的托板下各有一对可收折的床腿,承座下有床腿,床腿上有床腿自动收折装置;
②床板的两端头各有一轴,轴上套有框架、扭簧和方便收折框架的止动器;框架与框架、框架支撑杆依次串接,其连接点均为活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放于床头(床尾)的支撑板的开口槽里,框架、框架用铰链连接于连接板上;框架与框架、支撑杆、支撑板共同组成四杆交连机构;框架固定有蓬布;
③支撑杆的中部为一活动关节,分为两段的支撑杆分别用穿销装于关节座上,止动爪和扭簧用穿销装于一支撑杆上,另一支撑杆上有当杆在一直线时可抵住止动爪的方口,床板上有收叠支撑杆时可碰开止动爪的碰块。
本发明所说的帐蓬,其正背面的蓬布可以为蚊帐布、尼龙布、帐蓬布。
本发明大部分构件可采用工程塑料通过模具注塑而成,可根据需要,制成单人用、双人用及加宽加大的折叠小屋。单人用产品约25公斤,成本300-350元人民币,极易实现规模化效益。本发明操作方便,无论打开或收叠,时间只需1分钟左右,老人和小孩使用一次就能单独一人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床和帐蓬合而为一,兼有床和帐蓬二者的功能,具有结构简洁、使用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各种环境与气候,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等优点,可替代帐蓬、睡袋,各种折叠床,广泛地使用于城乡家庭、部队、地质队、外出施工队。野外作业人员,旅行社临时增加床位,及自然灾害、战乱冲突引发的难民安置。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
图2为图1的侧示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收叠状态图;
图4为床腿(20、50)展开图;
图5为床板、托板展开图;
图6为支撑板立起后的状态图;
图7为支撑板局部放大图(II放大图);
图8、图9为蓬布框架展开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收叠状态图(图3左视图);
图11为图4的左视图;
图12床腿20、50收折原理图;
图13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I放大图);
图14为托板收折或打开的状态图;
图15为托板拉开示意图(图5的A向视图);
图16为(图5的B向视图,床腿1的收折示意图);
图17为支撑板4收折示意图(图6的C向视图);
图18为止动器33的示意图(图2的D向视图);
图19为支撑杆12活动关节11的局部放大图(图8的III放大图);
图20为支撑杆折叠至床面的状态图;
图21为图(20)的E向视图;
图22为支撑杆折叠后示意图;
图23为拉链27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郤德新,未经郤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60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