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焚化厂水洗塔雾化喷嘴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115002.2 | 申请日: | 200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吴中兴;陈康兴;余清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中兴;陈康兴;余清池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78;F23G5/44;F23J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东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化 水洗 雾化 喷嘴 结构 | ||
本发明是与焚化炉燃烧废气的处理设备有关,特别涉及一种可在水洗塔内形成漩涡状流动的水雾,进而藉水雾较长的流动路径,以延长水雾路径滞流于水洗塔内的时间,以提高水雾与废气中粉尘细粒的结合性的焚化厂水洗塔雾化喷嘴结构。
利用焚化炉燃烧垃圾等废弃物时,燃烧所生的废气多含有细微的粉尘颗粒。该废气必需先经处理以除去其中含有的粉尘颗粒,才能排放于大气;同时,由于废弃物的种类不同,焚化所产生的废气往往呈酸性状态,若未经处理即直接排放于大气,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这也是一般废气造成酸雨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焚化炉所产生的废气一般必须先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向外排放,以避免形成二次公害。
图1是已有技术处理焚化炉废气的设备结构图。该焚化炉可分为一水洗塔1及一净水设备2。该水洗塔顶端与焚化炉燃烧室的排气管3连通,其底端与该净水设备2连通。由于该净水设备2已为相关技术人员熟知,且技术范围与本发明不相关,故不详述其内部构成。该水洗塔1呈圆桶状,在邻靠顶缘处的内壁设有一环形管4。该环形管4于一侧连通一入水管401。该入水管401穿通水洗塔1的塔壁与水源连通,以输送清洁水进入环形管4内;环形管底缘挖设多个出水孔402,清洁水通过出水孔402后呈雾状喷洒,使水颗粒散布于水洗塔内,藉此使进入水洗塔内废气中的粉尘得以与水雾颗粒结合,水雾颗粒含带着粉尘颗粒向下落入该净水设备2。这种结构的水洗塔,利用环形管4内水液的压力配合出水孔402的小口径,使水液通过出水孔402时,由于流路的截面积急剧缩减,使得水液的流速得以提高;且动压力随之增大,使水液离开出水孔进入水洗塔内时,水液的动能提高,促使水液颗粒与颗粒易于分离而呈雾化,送入水液的水压越大,水液颗粒在通过出水孔时,其动能得以提高的程度就越显著,其雾化程度就越理想,也就是水雾的颗粒粒径越小。但是,由于该环形管管壁承受流体压力的强度有限,送入环形管内的水压受其限制,并不能以相当高压送入,致使水液雾化后的颗粒大,其雾化效果不理想;再加上,水雾仅是单纯地由环形管向下喷洒,水雾颗粒滞留在水洗塔内的时间短,整体而言,水雾与废气粉尘颗粒结合性差,水洗废气的效果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焚化厂水洗塔雾化喷嘴结构,由空气冲激水液并配合可变化角度的导板引导,得以控制其喷入水洗塔的方向,水洗塔内产生呈漩涡状流动的水雾,其雾化程度高,且延长水雾流动路径,以此提高水雾与废气粉尘颗粒的结合性,以增进对废气的水洗效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焚化厂水洗塔雾化喷嘴结构,包括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喷嘴及分别对应于各喷嘴的导引组;其中:
该各喷嘴分别间隔穿设于水洗塔的塔体周壁预定处,且喷嘴由一喷液管及一喷气管组成;
喷液管一端邻靠于该塔体内壁相邻处,另一端贯通塔体周壁后,通过一控液阀与液体供应源连通;喷液管末端向喷气管的喷气口外端方向弯延形成一喷液口,使液体受气体冲激,以提高液体雾化效果;
喷气管一端邻靠于该塔体内壁相邻处,另一端贯通该塔体周壁后,通过一控气阀与气体供应源连通;且喷气管于该塔体内的轴向与相邻的该塔体周壁呈非垂直状,使喷气管吹送气体于该塔体内呈回旋状流动;
导引组包括一导板、一支轴及一旋调螺栓,其中,导板设于喷气口相邻对应处,使导板得以承受液体雾化后的流体冲激,以导引流体流向;
导板一端延伸形成一受制舌,支轴一端轴枢于导板侧缘,另一端与塔体周壁相接,导板、受制舌分别位于支轴两侧,旋调螺栓斜向螺穿该塔体周壁,且旋调螺栓一端压靠于受制舌顶缘,另一端形成一头端,以使控制该导板以支轴为中心摆转;变化导板的方向。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已有技术焚化炉废气处理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较好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时本发明一较好实施例喷嘴与引导组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较好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1水洗塔、2净水设备、3排气管、4环形管、401入水管、402出水孔、
10塔体、
20喷嘴、21喷液管、212喷液口、
22喷气管、222喷气口、
23控液阀、24控气阀、30导引组、32导板、33受制舌、34支轴、36旋调螺栓、37头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中兴;陈康兴;余清池,未经吴中兴;陈康兴;余清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5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病的外用药剂
- 下一篇:具有倾斜布置的除尘器的旋转洗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