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油设备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00114003.5 | 申请日: | 2000-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2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盈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盈庭 |
| 主分类号: | B01D46/30 | 分类号: | B01D46/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 地址: | 52306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设备 废气 过滤 集尘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的是废气处理系统,尤其是一种燃油设备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
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种燃油设备如:燃油发电机、燃油锅炉等的废气排放。这些燃油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微粒尘和炭烟,而微粒尘中的铅化物对人体是十分有害的,含铅的气体进入人体后,可使人贫血、神经麻痹,进而导致便秘、血管病、脑溢血和慢性肾炎的发病率;炭烟则对人体的危害更大,炭烟吸入人体肺部会导致慢性病、肺气肿、皮肤病等,且炭烟中还含有致癌物质。由此可见,燃油废气已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过去二十年中,人们对燃油废气的净化处理提出了很多技术方案,并设计出不同的过滤器,如:陶瓷泡沫过滤器、陶瓷纤维过滤器、静电集尘器、袋式过滤器和金属纤维过滤器等等。上述各种废气过滤器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净化过程短而不充分,故均存在净化处理效果不理想,且在使用中因排气背压过大,会导致油耗提高,造成能源的浪费。另外,为处理这些滤取的炭尘微粒,通常需利用电力或燃料对吸附在过滤器内过滤元件上的炭尘进行炭化处理,或利用自动循环冲洗系统对过滤器进行清洗,上述对吸附于过滤元件上炭尘的各种清除方式,不但增加了设备的成本;且会因炭化而产生二次污染物或增加炭尘微粒最后处理的难度。受上述缺陷的制约,这类燃油废气过滤器难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燃油废气过滤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耗能低、废气净化充分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
本发明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包括:内置过滤器件的壳体、壳体上设置的燃油废气排入管和净化气排出口,其特征在于:过滤器的壳体内至少设有二个过滤单元,过滤单元为一充满双绕弹簧的筒体;过滤单元之间设有挠流环,所有同轴心排列的过滤单元通过带有角码的钢条定位后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还设有一可导致过滤器内所设双绕弹簧晃动的摇动架;壳体内过滤单元的底部设有一与壳体端面下方所设排尘管口相通的集尘槽,该排尘管口通过连接管与由电动离心除尘器和集尘容器构成的集尘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将燃油设备的废气引入本系统,利用系统过滤器内所设的挠流环,使被引入的废气与过滤单元内置的双绕弹簧进行充分的接触,通过废气与各充满过滤单元双绕弹簧之间所发生的直接碰撞、拦截、扩散拦截及惯性拦截等物理现象,使废气中含有的炭尘吸附在双绕弹簧上,从而达到将废气中的炭尘微粒滤除后排放的目的。吸附有炭尘的双绕弹簧则由电机带动的摇动架进行晃动,使吸附在双绕弹簧上的炭尘下落沉于过滤器壳体底部的集尘槽内,再利用集尘装置的电动离心除尘器将沉集于壳体底部的炭尘收集到集尘容器内。实现燃油废气的净化过滤处理及炭尘的收集。
本发明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由于采用了多组特制的过滤单元作为废气的过滤器,使导入的废气与过滤单元得到充分的接触,废气的净化处理效果达40%-75%;由于在过滤单元与壳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并在各过滤单元间设置了挠流环,从而降低燃油设备废气净化后排放的背压,基本上不增加燃油设备的耗油量;由于采用以摇动方式使吸附在双绕弹簧的炭尘下落于集尘槽,提高了离心集尘器的集尘效果。上述技术的采用,大大增加了过滤器的有效工作时间,一般可设计在4至8小时。本发明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且简单,制造和使用成本低,废气净化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柴油内燃机的废气处理。应用本发明的基本设计原理,根据不同型号的燃油设备及安装空间、操作要求和过滤周期等因素,可设计出各种最佳效果的过滤器。
本发明的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和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是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的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燃油废气过滤及集尘系统的过滤器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所示过滤器的过滤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是带有孔板的挠流环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过滤单元内置双绕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盈庭,未经李盈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0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理亚硝酸钙废渣的方法
- 下一篇:营养浓缩型速食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