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疝气病药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13722.0 | 申请日: | 2000-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30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 发明(设计)人: | 界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界文光 |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商洛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靖 | 
| 地址: | 726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疝气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疝气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疝气,为中气下陷,小肠之气下行而发生的疾病,有的多因先天发育上的缺陷或后天营养不良所致,有的长期因咳嗽、便秘、排尿困难、抬举重物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也可诱发疝气的形成。中医临床大体分寒疝和热疝两大类,其症状有小肠疼痛,睾丸肿胀,阴囊肿硬冷凉,阴部红肿以及偏坠等。西医在治疗方面多采取手术为主的方法,而手术治疗还需要根据患者病状所定,对年老或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则不宜手术,并且无法彻底根除,患者较为痛苦。中医在治疗方面则以内服中草药物为主,采取辩证施治的原则,不分寒疝、热疝,斜疝和小肠气,一但确诊均可服用,而且达到收敛、止痛和治愈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内服中草药物为主,采取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温经活血、理气止痛,不分患者病状类型,一但确诊均可服用,并能达到收敛、止痛和治愈效果的一种治疗疝气病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是选用纯天然中草药生卷柏、葫芦巴、小茴香、八月瓜、金樱子、地锦草、甘草为原料,其各选料及选料的重比是生卷柏∶葫芦巴∶小茴香∶八月瓜∶金樱子∶地锦草∶甘草=20-40∶10-20∶5-15∶5-15∶5-15∶5-15∶5-15,经清选、去杂、制干、粉碎、混合、网筛制成散剂和胶囊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中草药生卷柏,归肝、肾经,有止血、消炎、收敛作用,消疝作用较强;地锦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葫芦巴,苦、温,归肝、肾经,温肾阳、逐寒湿;小茴香,温,归肝、肾、脾、胃经,散寒温肾,理气和胃;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八月瓜,归肝、肾经,药用果实能活血止痛;金樱子,归肾、膀胱、大肠经,固精缩尿,涩肠止泻。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对于治疗疝气病药物的制备方法是选料及选料的重量比是生卷柏∶葫芦巴∶小茴香∶八月瓜∶金樱子∶地锦草∶甘草=30∶15∶10∶10∶10∶10∶10,经清选、去杂后,先将葫芦巴和小茴香分别文炒,再将其它各味药凉干,然后进行粉碎、混合,并经80-120孔/cm2网筛制成散剂或装入胶囊。
本发明的优点是根据中草药治疗机理,并依照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不分患者病状类型,一但确诊均可服用,而且能够达到收敛、止痛和治愈的效果,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率达到92.5%,治愈率达到8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界文光,未经界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3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在设备、管道上的新型保温材料及其制做方法
- 下一篇:转子平衡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