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2334.3 | 申请日: | 200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41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惠源;周惠明;陈正行;张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26 | 分类号: | A23L1/2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3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状 大米 增香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用品技术领域。
人们普遍都喜欢香米,但香米产量在大米总产量中只占很小的百分比。优质香米的产量相对无香大米的产量较低。所以,香米比无香大米价格上贵。通过给无香大米加香,赋予无香大米香米一样的香味,可提高无香大米的食用品质。本发明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大米增香已开始受到重视,开始分析研究大米香味的重要成份,寻找具有大米香气的类似物,在大米中添加各种赋香物质和使用各种酶制剂,以改善大米饭的风味。
美国专利5422835,采用2-乙酰基吡咯啉配制成的芳香剂增加大米香味。Ramarathnam(1981)报导,生长在东南亚一带的露兜树叶与泰国香米具有相同的香气特征,当地居民把其叶作为食用香料与大米一起蒸煮,使无香大米具有香味。日本桥本仁等利用坚果粉和种子粉对米饭加香,或在米中添加酶、氨基酸、含钙化合物以增加米饭的香味。采用上述原料配制的芳香剂来增加大米或米饭的香味,香味不稳定,留香时间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以食用香料为原料,复配能够稳定和保持主香成份的定香剂和保香剂,具有较好的香味稳定性;能使普通无香大米和米制食品增加米香作用的一种粉状大米增香剂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粉状大米增香剂其组成配比(按重量百分数)为:
A、2-乙酰基吡啶 3.0-35.0
B、明胶 0.2-5.0
C、羧甲基纤维素钠 1.0-10.0
D、β-环糊精 0-10.0
E、香兰素 0-5.0
F、葡萄糖 30.0-95.8
生产工艺如下:按配比准确称量各组份
1、主料的生产:
取2-乙酰基吡啶、葡萄糖、β-环糊精放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转速:45-250转/分,均匀度:变异系数<15%,定量地封装在铝箔袋中热合封口;
2、辅料的生产:
取明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香兰素放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转速:45-250转/分,均匀度:变异系数<15,定量地封装在聚乙烯簿膜袋中热合封口;
3、二次包装:
将上述定量分装的主料与辅料按重量比9∶1包装在聚乙烯簿膜袋中。
附图说明:
表一为本发明的质量指标(感观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轻工大学,未经无锡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