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108908.0 | 申请日: | 200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25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05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裕也;沢敏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建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19/02 | 分类号: | G01N19/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擦系数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用于根据不同速度,连续测量和自动记录在两个不同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力。
迄今为止,本专业的技术人员通常采用摆动式测量装置,测量公路表面和车辆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力。但是,只有当相对于公路表面的速度在相当慢的范围内时,才能使这种摆动式测量装置用于测量摩擦力。但是,对于以不同的速度行驶中的车辆来说,公路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不相同。一般,速度越高,摩擦系数就越低。此外,当行驶速度高达4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时,摩擦系数变为非常重要的问题。因此,为了正确测量摩擦系数,测量时的速度必须与实际速度相同,而且,测量时采用的压力也与实际作用在轮胎和地面接触表面之间的压力相同。
为了满意地达到上述要求,本发明人已经提出了一种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参见日本专利公开JP-57-23212,其中包括摩擦测量部件,在摩擦测量部件中包括盘状体,在盘状体上设有测量公路表面摩擦力的橡胶元件,一个能够围绕盘状体轴线作为转动体转动的盘形件,通过第一弹簧元件使盘状体和盘形件互锁,笔的支撑件能够沿着盘形件的径向方向移动,笔的支撑件通过一第二弹簧元件连接到盘形件上;在摩擦测量部件的转动过程中,在测量摩擦系数的橡胶元件的速度和笔的支撑件沿径向方向的位移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盘形件相对于盘状体的扭转角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事先以刻度表示出,因此自动记录在摩擦系数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但是,由于笔的支撑件沿径向方向的滑动摩擦,以及笔和记录纸之间的滑动摩擦限制了这种摩擦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此外,在盘状体和盘形件开始转动期间,笔的支撑件移动,因此形成不需要的记录,由此为阅读数据造成困难。另外,固定和拆卸笔的操作和固定记录纸的操作相当麻烦,因此工作效率不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能够自动记录速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获得高的测量精度,并且容易阅读数据,容易进行搬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中一旦将测量装置安置在公路表面上,即可连续自动记录速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获得高的测量精度,容易阅读数据,并且容易搬运。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摩擦测量部件,摩擦测量部件具有一盘形件,在盘形件上设有测量摩擦力的橡胶元件,一驱动盘与盘形件同轴转动,由动力计使盘形件和驱动盘相互连接;测量在摩擦测量部件转动期间橡胶元件的速度的一个转速计,一个X-Y记录器在直角坐标系中记录摩擦测量部件和转速计的两个电输出。在这种结构中,当借助驱动装置,例如电动机或类似物驱动盘形件和驱动盘转动,并且固定在盘形件上的橡胶元件与被测量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盘形件的转动速度降低,并且导致在盘形件和驱动盘之间产生扭转,由动力计测量盘形件和驱动盘之间的扭转量,以便确定摩擦力,与此同时,由转速计测量橡胶元件的速度,然后将测量的这些数据作为电输出输送到X-Y记录器,所述X-Y记录器在直角坐标系中记录速度和摩擦系数。因此,由于测量的摩擦力和速度的数值以电输出的形式输出,测量的精确度得到改善,由于X-Y记录器采用直角坐标系进行记录,不存在没必要的记录,比较容易阅读数据,并且使搬运操作简单化。在摆动式测量装置中,摩擦力的测量被限制在相对于公路表面的速度为常量,而且限制汽车的速度不变。但是,根据汽车行驶的不同速度,公路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不相同,一般速度越高,摩擦系数越低。为了在高速度条件下测量摩擦系数,通常采用公路表面摩擦力的测量车。但是,这种测量车通过真实的测量轮胎测量摩擦系数,与此同时在预定的测量速度条件下运行,以便在不同的速度条件下,测量出在一定的公路表面上的摩擦系数,这必须使测量车以不同的速度,反复在公路表面上行驶,因此在繁忙的街道上进行测量非常困难。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其包括摩擦测量部件,摩擦测量部件具有一盘形件,通过传动带或类似物驱动摩擦测量轮胎转动,一个驱动轮与盘形件同轴转动,由动力计使盘形件和驱动轮相互连接;由一转速计测量测试轮胎的周边速度;X-Y记录器在直角坐标系中记录摩擦测量部件和转速计输出的两个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建工株式会社,未经大和建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9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酸渣高铁水泥
- 下一篇:聚酰亚胺的水解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