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罗茨机构键槽无误差加工法在审
申请号: | 00108426.7 | 申请日: | 200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2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道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道炎 |
主分类号: | B23C3/30 | 分类号: | B23C3/30;F04C2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键槽 误差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罗茨机构中的轴、转子、同步齿轮的加工、固定方法。
罗茨机构是许多用处不同的罗茨泵(包括真空泵及液马达)中的关键机构,附图1是本发明中罗茨机构的总装图:双点划线部分是使用现有公知技术的另部件其中有转子付(1),轴1(2),同步齿轮甲(3),固定肖(4),同步齿轮柄(5),同步齿轮乙(6),轴2(7)。
为了确保这些机构的正常运行,现在都是:在将轴2(7)上的同步齿轮乙(6)固定后,再调整轴1(2)上的同步齿轮甲(3),一旦找对位置就在同步齿轮柄(5)上钻一通孔并用肖子(4)于以固定;或是使同步齿轮甲(3)与同步齿轮柄(5)分离,先把同步齿轮柄(5)固定在轴1(2)上,然后根据调整的结果,再将同步齿轮甲(3)与同步齿轮柄(5)用钻孔、攻丝上螺钉的办法与以固定;还有以上两种方法的变种的其它方法。但其共同特征是:
1.必须是有同步齿轮柄(5)。(不管是外延式、套装式、端嵌式)
2.经调整后才能确定最后的加工、固定位置。
3.在同步齿轮与轴的固定额链中,至少有一处不是键联接。
其共同的缺点是:
1.加工同步齿轮柄及其附件费工、费时难调整,效率低。
2.机械结构不紧凑,多占一部分空间。
3.费材、费料成本高。
4.工作的可靠性差,容易发生肖子串出、骑缝丝或圆柱滚走、螺钉颈部在长孔中移动而导致“转子咬死”等。
5.不适用于机构空间较小、需将同步齿轮兼作它用、无法进行调整的场合。
以上所述就是我国及当今世界上的水平。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罗茨机构中转子、同步齿轮通过键及键槽无误差地固定在轴上的一种省工、省材料、加工容易、安装准确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1.令罗茨机构轴上的所有键槽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2.同步齿轮的齿数按以下原则确定:
1)在二叶转子时,采取6+4n。
2)在三叶转子时,采取3+6n。
n为任意正整数。使用这样的齿数是为了:当一对啮合的同步齿轮移开,在错过180度或120度后再靠近恰能啮合;如果键槽的中心线与其中一齿的中心线重合,那么,就可以把两齿轮摆放成如下的啮合状态:
1)在二叶转子时,一齿轮的键槽中心线与两齿轮的中心联线重合,并与另一齿轮的键槽中心线垂直。或两齿轮的键槽中心线平行且均与两齿轮的中心联线成45度。
2)在三叶转子时,两齿轮的键槽中心线与两齿轮的中心联线重合或者分别成60度。
上述的啮合状态也正是安装成功的保证。附图2是本发明中罗茨转子1、键槽8及同步齿数3的相互关系图。也是附图1的左视图的放大。
因此,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技术特征是:罗茨机构中同步齿轮的齿数是6+4n或3+6n,n为任意正整数。
3.转子付与同步齿轮付分别整体加工,在任意的位置上加工好键槽后从中间一剖为二,再分别各自对齐端面及剖面-新端面,装上即可。使用分别加工,再将各齿对齐后再在任意位置上加工键槽也同样有效。附图3是本发明中一对同步齿轮付键槽中心线与相邻一齿的中心线的关系图。按上法加工出的键槽中心线与邻近一齿的中心线所产生的误差θ角却因旋向不同互相抵消。只等于加工正常的同步齿轮对滚了一个θ角,如果把右边的同步齿轮的键槽中心线按顺时针旋一个θ角,而后再旋至水平轴线上,那就附和啮合状态1)中所述,正好装上如附图2那样的机构上;如果还有问题,那就把下面的同步齿轮转动180度装上即是。同样的理由也适用于转子以及三叶转子的同步齿轮。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技术特征是:罗茨机构的任一端面,即附图1中的A、B、C、D端面,一对转子付或齿轮付其两键槽的中心线与相邻最近一齿的中心线的夹角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见附图3。
以上方法已为生产实践及样机所证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道炎,未经郑道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8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